Part3. Bonus for Traveling at Prague


布拉格吸引无数游客蜂涌的原因除了这里的神奇另类以及诉说不清的过往 或许更大程度上是这里提供的纸醉金迷的Bonus 具体是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 “Dirty Cheap!!” 虽然布拉格也在逐步追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脚步但是即使铆足了劲光速运动的话咋们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允许这个仅仅十多年历史的新鲜国家去努力一段时间


起码今时今日我们看到的城市还是十五年前的北京 消费也就努力到十五年前的欧洲平均水平 大家还犹豫什么啊 可劲造啊!! 捎一迟疑过了这村还真就没这个店了 照捷克人这个被腐蚀的程度 估计当地人民也正卯着劲赶超英法呢

目前这里依然还是满享受 可以接受的物价 或许说是所有你能见到的旅游城市里最Friendly的 从机场到市区如果坐公车只要一美元!!所有地铁,Tram, 公车通票Three Day Pass也就10美金 蔬果零食都上不了一块钱 除了酒店其他都是那么让你看着兴奋终于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老子也算有钱人了 哈哈~~


较之日常花费 捷克的美食就更加可爱了 虽然远不如法国来得那么精致 可是对我们这种打小吃惯了火烧 又跟美国地大物博惯了几年的同学来说 捷克才是真正的天堂

著名的捷克啤酒半升不会超过2刀 美国illegal的烈酒只要3刀 (原来犯法不需要花大价钱的说) 特色菜肴每客怎么也超不过15大刀很多时候还不到10刀 让我严重怀疑这吃的东西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而且无论什么都两个字 量大!! 就连Prague Sausage 都比偶们Boston的大三圈 那咬下去的感觉才让你明白什么是Sausage 敢情以前吃的都是美国热狗啊 。。。。。


Clubbing 花费很难超过10刀 相当水准的Live Jazz Show也才20美刀的入场费 当然捷克也有不少不那么顺眼的价钱 咋以后有机会再骂街目前暂且保持在美好的回忆里 原来原来钱是这么的值钱啊 于是乎 花 可劲地花~~~ 这或许就是捷克目前促进游客消费的手段 小火慢炖啊温柔地乍干你 。。。。。。


更多精彩请登陆 Dingo's Blog happy
Part2.View for Traveling at Prague

布拉格算旅游胜地吗? 貌似还好 不过游客不少 大家蜂拥往这疙瘩窜的原因最少有一部分来自这里的View 虽不能说美不胜收但也不乏流光倩影

Travel book总是念叨捷克会把你带进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从小偶的童话世界就是什么大灰狼和三只小猪啊 龟兔赛跑啊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啊至于布拉格这种城堡王子骑士之类的还真没打小熏陶过 不管是不是“童话世界” 总之有的看 咋也不能强求荒郊野外孤零零的一个小木屋才算是童话世界啊

。。。 。。。 。。。 。。。

言归正传:布拉格基本上由四个Town组成: Castle Quarter, Little Quarter, Old Town and New Town. 这也基本就是游客晃悠最多的地方 凡走到的地界儿感觉都是一致的古老且富有故事 总体上是那么和谐 建筑的古旧和天空的颜色完美切合整个城市没有任何突兀的现代建筑 唯一一座略高的建筑也是多少有些破破的但同时又不乏浪漫写意 正如整个的布拉格城市般


一条绵延的Vltava River 贯城而过把布拉格切成了两半 为城市平添了几分别样的秀丽 古城加上流经的河流构成了城市美景需要的所有条件我们从Charles River流过的Boston出发 飞到 Seine River贯穿的Paris 再站在布拉格的Vltava河边生活还能更加美好吗?!这条Vltava远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摆设 她不光在一片平凡中缀出无尽的美丽 也给布拉格不及其数的历史表面上这是一条精致的河流 但是美丽的背后却蕴藏着恐怖的力量 连年的Flood袭击着这座城市折磨着这里的人民但同时也孕育了很多很多其他河流不能带来的故事 看者Vltava想着各个和她有关的传说历史 我一直念叨着:“个!~~”

。。。 。。。 。。。 。。。

坐落于Vltava其上的Charles Bridge连贯两岸 是城市里不可或缺的一处景致 暗黑的建筑昭示着其历史 残破的砖石诉说着其经历 Charles Bridge与众不同之处不光是脚下的宜人美景 更在于其每个桥墩上都有一座硕大的雕像每个古旧的雕像后面都有一段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或悲或喜 亦神亦幻 一步一景 谋杀着所有游客的驻足和胶片


除了流淌的河流及其上的大桥小桥 布拉格四座小城里满眼都是红屋顶白墙的小巧建筑 视觉上的冲击轻易地就可以虏获一个游客的心红色海洋中间从簇着个别的绿屋顶和黑屋顶 那都是年代更加久远的教堂和各类古建筑 布拉格远不是一个色彩绚丽的城市 但是简单的色调搭配浑然天成和谐得那么舒服与写意~~~

。。。 。。。 。。。 。。。

最对得起观众的除了Vltava河及Charles Bridge 就要数Prague Castle 和 Old Town Square 两处均出自中古时期 建筑特色大致一致 都有黑色尖耸屋顶外加泛黑的砖墙 古旧且肃穆 庄严的有些凝重


Prague Castle坐落于山顶之上 较Old Town Square 地势高很多 这也仿佛就是封建帝王和普通百姓之间的明确写实海拔上的差异也让Castle在无数历史的摧残下保存的较完整且一致的风格 而Old Town Square则经过了数次历史战争和洪水的破坏由于多次补救修复甚至重建 建筑风格就不是那么统一 这种不一致反而给其添了几分多样的趣味 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建筑景致不敬雷同尽管两处都是教堂加大礼堂 OldTownSquare就来的貌似有变化些 也就更多选择些

。。。 。。。 。。。 。。。

不管Prague Castle 还是 Old Town Square 都有一种力量 正是前面提到的神气的Feeling 是一种说不出的力量让你身处其中之时总是能够被其包容与内 融合你的眼神你的神经你的感受 很快就让你契合其中 硕大的建筑广阔的广场道边的大树以及树下的你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又太少 某一刻你甚至质疑自己是不是本就属于这片陌生的建筑群 或许很久以前你就寄托于次直至今时今刻


除了这两处比较“个”之外 布拉格其他景色貌似可有可无 没有特别经典 但又不乏出彩 一切都是统一色调下得延伸 一切都是对Prague感受的进一步诠释 自然不突兀且恰如其氛 景色刺激着游客的感官 也在潜移默化中间加深你的理解 默默地布拉格就如是了

。。。 。。。 。。。 。。。

白天你会融合于金色阳光扬撒的景色中 入夜后一切色调建筑画面甚至历史的变化都会被夜色的静僻所吞噬 所有都是一种神秘的忧郁蓝色系 静谧且统一如同一片迷雾一旦涉足就会丢失其中不能自拔 就这么消失融化消失融化消失融化 怎么也觅不得出路 。。。 仿佛夜色唤醒一切沉睡千年的神秘夜色下的种种也许才是真实的布拉格

更多精彩请登陆 Dingo's Blog happy
Part1. Feeling for Traveling at Prague

有没有Feel貌似最近还蛮流行 那么首先咋也就不免俗地讨论一下Prague这座城市给我们的Feeling了

如实地表述 Prague的第一印象是让人心凉的 新建成的机场里还弥漫着新鲜的味道 但是传递的信息却是远在新鲜之外的荒凉那份荒凉在机场以外更是验证的无以复加 这份感觉一度把初窥一座城市的新鲜感以及唯独Prague才能提供的Bonus糟蹋的一塌糊涂(所谓的Bonus以后或许会写到 或许还会大书特书 因为这是一个城市里最charming的地方之一)

从机场去市区的路途不远选择了最local的交通工具――bus 可是沿路的风景对于刚从巴黎飞过来的同学们或许有些残酷猜测地讲就是对刚从第三世界赶过来的同学这景儿都够感慨一分钟了 公交车直接把我们从一座崭新的建筑拉进了大农村(注意还绝对是那种贫困县的农村)难怪从飞机上往下张望的时候看到的不是绚丽的灯海不是连绵不绝地建筑群不是castle

经过第一论视察之后 初步的感觉捷克就像儿时的中国 城市多少像十五年前的北京甚至还不如 (本想还说远点 怕别人说我p大点的时候记忆会有错差就搁咋记事的时候吧) 那街景儿让我无比地思念偶的童年和偶那遥远的家乡 满街跑着各种箱式货车小面 而且不乏陈旧掉漆的 沿路的建筑古旧而又缺乏声气数得过来的几个大公司的招牌也被其屁股下面的破楼衬托的有些不符其名



不光建筑物 整个城市都是旧旧地 甚至都有些破烂了 当地人民群众也仿佛缺乏一种绚丽的色彩 而且有些过气的感觉 历来不以帅哥美女闻名的东欧老百姓同样如同十五年前的中国革命群众 他们淳朴不乏热情 善良而且憨厚更令游客appreciate的是大多数的当地人还能或多或少地唠两句English 即使说不利落也完全能够明白一个英语游客的意图这正旁敲侧击地提醒着你这座城市不会只是印象中的那么不堪 也或多或少昭示了曾经经历过的和依旧冲击着这座城市的形色复杂和不于寻常的声色犬马

。。。 。。。 。。。 。。。


布拉格能够在暂短游历或是晃荡过之后迅速地消除游客心中的失落 证明了这座城市的魔力和神奇 之前的古旧放在特定的地点是那么的切合 完全没有了一丝一毫的残破而是一种理所应当 布拉格难道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吗?! 颠覆最初的残破落寞之后 布拉格给游历的我们一份莫须有的神秘一直到离开的那一刻我们都没有figure out这份神秘的答案

。。。 。。。 。。。 。。。


神秘的感觉如同魔法会让你很快坠入情网 爱上这座城市于不知觉间 某一秒当你不经意地坐下来小歇片刻 突然间你就会被眼前的景儿迷得无法自拔身子怎么也不愿意站起来把视线带走 就这么静静地坐着看着感受着 贪婪地迷恋着。。。 。。。神秘笼罩着你直到某个分外吵杂的游客团闯入这片天地打破那份宁静 你才会着落回之前的现实中 恋恋不舍地慢慢离开 但是心里却平添了一份别样的爱难以表述清楚爱的是此情此景还是某年某月某一刻的某份不相干的奇异心境

。。。 。。。 。。。 。。。


神秘之所以神秘 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的不可预测和难以揣摩 这仿佛正是对布拉格的完美诠释这座城市对于略微有了游历感受后的游客绝不会是最开始的残旧也不会一直让你处于虚无缥缈的迷幻中 那份亦幻亦真才是真正神奇的地方或许一秒钟之前你眼前还是一片正在建设中发展中的落伍城市 可是只要脚步带你进入那些有着显赫声名的古老面前残破古旧甚至落伍马上被那份神秘完全代替而且更替的那么不经意而又自然的无可挑剔 等你爱过了迷恋过了之后也许还是那么一秒钟身体又把你很轻易的挪回到那片十五年前的陈旧和乏味中

脚步移动着 情绪也就这么亦高亦低 忽高忽低地跌宕起伏着 能轻易摆弄感情于瞬息间的 或许只有这座城市背后那份若隐若现的秘密 这绝不是任何简单的斧凿人为 某一刻绿光浮现 我应景地念叨着:“神奇。。。”

Preface for Traveling at Prague


消失在所有熟悉的视线里去游历是一件让人惬意而又迷醉的事情 尤其是迷失在一个连字母都不友好的世界里面 剩下的只是自己 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用心去体会一个城市一种文化一块并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四处漫无目的地游荡是我觉得最最享受的事情 可是现实生活中太少机会可以去这么奢靡 游历必不可少会有很多时间在lost 去体验那种把自己弄丢又拣回来的感觉是旅行中间莫大的乐趣

布拉格是最最神秘的城市 那份莫名谜幻的吸引力远远地大于巴黎的厚重来得强烈 Prague 当地人亲切地叫做 PRAHA 其复杂地历史使命对于作为游客的我真的模糊到了及至 之前唯一的概念就是Czech已经不再流行共产主义了
汗。。。 。。。(尽情鄙视我的历史水平吧 )

But so what?! 说句大不敬的妄语 就是中国不再共产主义了我都不会吃惊更不要说什么捷克斯洛伐克了 所谓的什么阶级兄弟了什么共产社会了对于现实世界里的你我不过就是一个玩笑罢了 不过这是个世界量极的天大玩笑 而且曾经并且依然愚昧着太多太多people

言归正传 游历是去Prague的唯一旋律 并没有打算去探询什么奇异更远没有任何的意愿去深究这座城市的过去 对于游客那只不过是一段故事 在故事背后唯一引发的思考就是这么一座只经历了10多年历史历练的新鲜生命会给我们呈现出一份什么别样的新气象呢


更多精彩请登陆 Dingo's Blog happy
心愿丢在布拉格 6/25/2007 12:21
心愿丢在布拉格

无论是否到过这座城市, 所有人都有一副自己关于这里的画面
或许来自某一个午后的休闲读物
或许来自某一部激情跌宕的影片

更多可能或许跟我一样
提及布拉格 耳边总有一段曾经流行过的旋律
不稀饭的女歌手声线早已被我搞忘记了
可是杰论和文山的完美组合却把这首歌封存下来
给我一个怎么也抹不掉的布拉格形象

于是整个的游历都在试图找寻一个叫做布拉格广场的地方
这座城市确实有很多的广场,可是偏偏没有那个传说中的许愿池
走遍了每个角落 , 最后只能把心愿留在布拉格神秘的夜色中
道别 。离开。 没有许愿 。更没有广场无人的走廊。。

――写在前面

更多精彩请登陆 Dingo's Blog happy
34 << 34们 7/21/2006 09:10
++++++++++++++++++++++++++++++++++++

发文纪念刚刚过去的世界之杯 文字出自本人blog 欲了解更多请登陆:点击进入
http://bulixiang.spaces.msn.com

====================================

世界杯如是 早已没有人争论这是该叫“欧洲杯”还是跟大统地叫做“欧洲世界杯”

但是无论什么 这都是齐大师的最后一场演出 半决赛对葡萄牙不就是上一次欧洲杯的翻版 那时候大师那葡萄牙的黄金一代给自己的神圣做了垫脚石 这一次同样不再黄金的葡萄牙继续给齐达内的伟大作足了渲染 这是一场告别的比赛 Figo那个长着好莱坞脸庞的老同志同样34岁了 但是如题所示 34就个头论都远小于法兰西的34军团们 更何况还有一个齐祖在这里压秤砣 所以34只能让贤于34们了

大师没有助跑的点球直接灭了里卡多 这个神奇的放光的门将也就这么拜拜了

大师的决赛会是如何的呢 我不是意大利的铁忠 但我喜欢过斑马军团 是把奖杯给伟大的齐达内算一个圆满呢 还是拿去让意大利们赎罪 好难好难。。。

按照剧情发展 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喜剧结局 还是让人含着眼泪送别齐达内呢

如果我是导演 那就让剧情这样进行下去吧:

90分钟平手 加时意大利头球得分 后齐祖个人突破扳平比分 点球法国输球

给意大利一个明天 给所有人一份悲情的记忆 关于齐达内 一个秃头男人不浪漫中的最最浪漫~
++++++++++++++++++++++++++++++++++++

发文纪念刚刚过去的世界之杯 文字出自本人blog 欲了解更多请登陆:点击进入
http://bulixiang.spaces.msn.com

====================================

跟着黄健翔一起嘶吼:“伟大的意大利左后卫!格罗索他不是一个人,他灵魂附体”。

我们甚至可以吼成:“他根本就不是人,他根本就不是人,他是神,最后一秒钟的神”。



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 当意大利看是玩对攻的时候 那他们真是一群神



佩服黄的文才 佩服他给与意大利的揭示 今天我们才明白了 :



格罗索他不是一个人,格罗索他根本就不是人!
++++++++++++++++++++++++++++++++++++

发文纪念刚刚过去的世界之杯 文字出自本人blog 欲了解更多请登陆:点击进入
http://bulixiang.spaces.msn.com

====================================

鹏语录:

气沉丹田,抱元守一,眼神从容

在头顶上摇动蓝白球衣

和马拉多纳一起在内心默默祈祷

我们无所谓结局,

我们已将过程存盘。


如果说阿根廷是为展现才华而生,它是天才;德国人就是为了破坏天才而生,它也是一种天才。
今夜阿迷也许会哭着离开球场 但是阿根廷的蓝白色调不会退却
你们那份世界杯上的艺术饕餮 会陪着阿迷们擦去眼泪 微笑着为你们鼓掌叫好

这做为自己给自己的安慰 如果阿根廷能够用技术彻底的嘲弄了德国人的身体 那么冲破柏林墙 无论意大利,英格兰、法国、甚至巴西都非对手

这是一个红颜薄命的故事,它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过程,但它可能不会给自已一个美好的结局。因为故事中还无情地夹杂着22人之外的另一个 他就叫“裁判”

如果阿根廷极致发挥了它那天外飞仙式的漂亮打法,把比赛彻底沿着自已的风格引领并取得胜利,那我,那和我一样的阿根廷球迷们――将是那个夜晚,整个世界杯,整个2006年最幸福的人了!
当大师遇到了胖子 7/18/2006 08:09
++++++++++++++++++++++++++++++++++++

发文纪念刚刚过去的世界之杯 文字出自本人blog 欲了解更多请登陆:点击进入
http://bulixiang.spaces.msn.com

====================================

当大师遇到了胖子 这是最后一天世界杯上1/8赛场上的真正亮点

人种上,非洲兄弟是巴西人的祖先,
在球技上,巴西人是所有人的祖先,

罗纳尔多真该在右脚纹上

他的即时体重:

90.5=15 一个伟大的纪录如此硕壮


非洲兄弟和老妖精巴西队玩对攻 结果给打得连个尸首都不剩 最耻辱的是他们成全了一个叫Ronaldo 的胖子 从今天往后他都会被记录在世界杯的荣誉殿堂里 不是他过人的体重而是他那十五粒世界杯进球 一个180+的典型胖子 接球单车过人射门 那动作让我看到了那个巴塞罗那的小伙子 一个带着救生圈丁玲光郎的胖子 用篮球场上的命中率射杀了小黑兄弟们 即使你不是胖子的粉丝 你还是不能不说:肥罗,你越胖,就越风骚。






一个34岁的男人本可以回家
但他拒绝回家
他还要去对决巴西
那个8年前把他送上神坛的巴西
7月1日是他的剧终
更是他的善终


赛前大家都在悼念齐祖 说的比死了娘还悲 搞得好像这场就是大师的遗作了 场上大师依旧头顶光亮 可是大师实实在在的老了 就是不老让全世界这么悼念着也得带衰了 大师不需要法拉利的那种启动 不需要F1那种加速 更不需要悍马那种越野能力 大师在场上闲庭信步 所有的动作都是缓慢的如同慢动作 但是这也许正是大师给我们特意留下的特写慢放 等到比赛需要人拯救时 大师一个漂亮的助攻 一个如同98年般的变向、突破、进球――鼓掌,为大师鼓掌。 这就是大师 大师还不想离开
++++++++++++++++++++++++++++++++++++

发文纪念刚刚过去的世界之杯 文字出自本人blog 欲了解更多请登陆:点击进入
http://bulixiang.spaces.msn.com

====================================

写在意大利乌克兰点球获胜晋级之后:

PK是足球场上最没有才华也最没有美感的时间段 尤其在经过90分钟甚至120分钟不知所云之后

但凡比赛就有英雄自然也有狗熊 今天的比赛不属于狡猾的里皮 不属于神经质的希丁克 同样不属于那个给予万千希望的舍瓦

这是一场托蒂和格罗索自救的比赛 但是这场真正的英雄却是那个扯着破锣嗓子咆哮着的黄健翔 他的三分钟演绎远比足球比赛来的精彩 但是这也引发了国人神经病一般的口水 也许身不在其中 不能体会那份SB般的怒火 我也许是最没有权利说三道四的了 看看 说一句都是TMD SB 爱谁谁 黄健翔我依旧不鸟你 但是你真是这一天唯一的英雄。。。

董哥这段时间话不多 但是句句经典 看看嘴下的乌克兰:
补充一点,几天前我曾写下《谁遇到乌克兰是一种幸福》,现在果然有人兴师问罪来了。呵呵,我尊重乌克兰人的努力和胜利,但我依然坚持我曾表达的观点。其实幸福就摆放在那个唾手可得的地方,区别只在于有人能够把握而有人不能。

乌克兰人终于证明了一点 这支队伍不是舍瓦一个人的 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 每个队员疲于奔命的镜头反而衬得舍瓦些许的狗熊 如果说阵地战里没有配合和氛围给你的话 那么点球点上是最好证明自己的机会 可是舍瓦的点球如同瑞士人一样 疲软 没有舍瓦乌克兰不会走这么远 但是今夜你真的老去了 或许你的衰退就从这一刻开始

乌克兰是这天的幸运儿 瑞士人三粒准确的点球都命中了目标 可惜不是球网 也就这么隆重的护送舍瓦进了四强 不知道意大利会不会再给在自己联赛里英雄的一蹋糊涂的舍瓦一份大礼
最后一抹橙色 7/14/2006 08:14
++++++++++++++++++++++++++++++++++++

发文纪念刚刚过去的世界之杯 文字出自本人blog 欲了解更多请登陆:点击进入
http://bulixiang.spaces.msn.com

====================================

在艺术沉沦的今天,在郁金凋谢的今天,我们会更加怀念荷兰的足球艺术家们:克鲁伊夫,范-巴斯滕,古力特,博格坎普。。。

荷兰和葡萄牙,这本是欧洲大陆艺术足球的两大代表,但是在这个哨音急促频传的球场里,艺术沦陷了。

最后一抹橙色 随着鲁本的球鞋 离开了世界杯 离开了为他们倾心许久的球迷眼球

艺术被功利彻底的强奸了 连一声愉悦的呻吟都没有换来
十年 7/13/2006 12:01
++++++++++++++++++++++++++++++++++++

发文纪念刚刚过去的世界之杯 文字出自本人blog 欲了解更多请登陆:点击进入
http://bulixiang.spaces.msn.com

====================================


十年

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
我不会发现我难受
怎么说出口也不过是分手

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
牵牵手就像旅游
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怀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离开的时候
一边享受一边泪流

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十年之后
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
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
才明白我的眼泪
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
++++++++++++++++++++++++++++++++++++

发文纪念刚刚过去的世界之杯 文字出自本人blog 欲了解更多请登陆:点击进入
http://bulixiang.spaces.msn.com

====================================

时代的迁徙也许是惊天动地 甚至悲天悯人的 但是也许就是那么默默地挥着手 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道白

周末的世界杯不精彩 但是六场比赛却让我们挥别了好几个时代 也许几位时代的始作俑者还会为自己为国家 说白了为金钱为老婆为自己的儿女们奔跑着老命玩几年 但是在心里那段镀金的时代退去了 剩下的也只是凡人的躯壳 行尸走肉般地世俗着

第一个埋葬自己时代的就是那个昔日的金童 DelPerio 这位被赞誉了N年的时代作品 在与美国那场残历的比赛后不会再有人提及了 DelPerio有一个完美的名字 Alessandro 他也有着从出道就被别人赞许为“金童”的契机 但是他每每在关键时刻给人漏气 让你怎么都不能死心塌地地为他倾心 这一次人们熟悉的DelPerio不见了 没有了帅哥的招牌 换上了一个罗卡似的光头 让你怎么都联想不到这位就是“金童” 怎么看怎么像屠夫 如果这样的造型可以给他一个加索尔一样的玩命风格 我也会真实地考虑一下这个新造型的可行性 遗憾的是这一切没有给他带来一点血性 还是那么的迈不开步 还是那么的弱不禁风 DelPerio没有拯救意大利 也没有拯救那场闹剧般的比赛 但是他的一世英名也就这么彻底地证明无效了 人们爱他给他无数的借口去逃避责任 人们爱他给他无数的支持去挑战自己 但是失望是永久不变的结果 那么爱到了极致的人们也只能选择放弃了 爱你的人放弃了你 那么这段爱情的时代就必然结束了 也必然回不来了 最后悲惨的结局也只是DelPerio你辜负了所有人的爱 爱已不再 你也不会再回来。。。

第二个埋葬自己的是哪个肚子上挂着救生圈的[size=18]肥罗[/size] 这厮不能不被承认是天才 每次看到肥罗我都怀疑这Y就是以前那个身材比卡卡还标准步伐比罗卡还健硕的罗纳尔多吗 不过肥罗还是一个天才 单单凭这个哥们拖着那身膘还在场上走来走去的 就得佩服一把 我不怀疑他会进球 更不怀疑他会给其他巨猩(一位非典球迷的说法)传出致命的炮弹 但是指望肥罗奔跑着去取人首级如游戏的时代已经或许很多年以前就过去了 没有巴西的世界杯不会是合格的世界杯 没有肥罗的世界杯更不会是完整的世界杯 让全世界的人都含着吐沫星子笑话这个胖子吧 这么多的吐沫足以淹没罗纳尔多的时代 以后或许他要叫大罗纳尔尼奥 或是胖罗纳尔蒂奥

第三个被葬的是那个头顶彻底凸兀的齐祖 两场两张黄牌 也许这就是齐达内全部的世界杯之旅 “中场大师” 这个称号标志着一个时代 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 看齐达内踢球 看因他才被命名的“马赛回旋” 那叫艺术 也在一定程度上让球迷有了些许的美感升华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齐达内还被人们称为”小齐“ 那个时候他的头顶还有依稀的短发 随着大师的昭然于市 随着人们的顶礼膜拜 大师的头发少了 技术神了 人们也只能开始称他“齐达内”了 大师本该早些离开这片功利的球场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秃顶中年男子 但是大师没有 于是随着头发的褪去 人们开始称呼他“齐祖” 大师的技术也慢慢地老去了 后大师时代的两届世界杯齐达内给我们呈现的都是一份英雄末路的惆怅景象 不是大师潇洒的单车过人 而是如同老年车般的哆嗦 大师不会再给人们呈现不可思议的进球和匪夷所思的妙传 有的只是无奈的摔倒无奈的失误直至无奈的犯规和最后的停赛 大师的时代结束了 也许结束的有些晚了 让所有人看到了大师的歇顶也看到了大师的惨淡 但是任何一个崇尚过艺术足球的球迷都希望着大师再来给我们表演一次单车过人一次马赛回旋一次凌空抽射 哪怕是一次祭奠哪怕是一次送行 可是时代的退却缺是没有更迭的 齐祖德最后那张黄牌和提前下场已经彻底地给那个特殊的时代画上了句号 而且是一个彻底的句号 下一句需要换行了。。。

或许还有几个心中的星星也在周末消退了 内德韦德一位不惜的斗士不能给其祖国带来一场战役的胜利 因为他的祖国不是巴西不是法国而是捷克 苏克时代早就结束了 那么没有苏克的红白马赛克球服也就落寞地去和小日本分享1分的境地了

世界杯开始有些让人惆怅了 这才是足球的全部 一个圆的足球需要具备的 让悲伤或是感动来的更猛烈些吧 随着我们的祭奠世界杯也才会升华也才会被所有人铭记

++++++++++++++++++++++++++++++++++++

发文纪念刚刚过去的世界之杯 文字出自本人blog 欲了解更多请登陆:点击进入
http://bulixiang.spaces.msn.com

====================================

任何比赛任何场次任何时候 足球世界里只要有荷兰和阿根廷 就少不了“死亡”两个字 不管是什么形态的球迷从他们那里都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情感 作为两个球队的死忠(用“死忠”或许有些夸张 但是忠实年份确实不短 姑且用着)有多少的开心就必然有多少的伤心 有过兴奋地欢呼也必然有过悲痛地默哀 看两个队的球这么多年 学会了很多 最深刻的理解就是 “足球是圆的” 不管荷兰也好阿根廷也好 多么漂亮的赢就肯定会比那还漂亮的送还给对手 好像那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两场C组比赛之后 死亡之组彻底死亡了 虽然死亡的不仅相同 但是光荣也好耻辱也好 整个死亡的墓碑已经祭奠起来 也就彻底地宣布了死亡的定性 为死者默哀。。。 可是这个时候作为荷兰阿根廷的球迷 应该暗自庆幸 也许默哀的那一瞬间还有一丝的笑意 仿如角斗士踩着对手的尸体走向胜利 那一刻对死者的悼念多少有些怜悯弱者的感觉

阿根廷和塞黑:

6:0 这或许可以叫是屠戮而不是势均力敌的竞争 塞黑 这个昔日欧洲大陆的共产主义 总是一副典型的无产阶级工人形象 是那么的坚韧是那么的持重 但是那个时候他们被叫做“南斯拉夫” 现在换去的不光是名字 仿佛也褪去了所有昔日的光环 在阿根廷面前的这支队伍是充斥了所有资产阶级腐朽的“塞黑” 如果不是他们那软弱的抵抗和献媚般的配合也不会成就阿根廷的大秀 队伍在中场还有所抵抗 可是禁区前采取的不犯规政策彻底的毁灭了其多少年的英明 阿根廷七脚八脚的自由传球然后射门进球就在塞黑同志们的身边发生着 而同志们更多的表现象是一个功夫片里的配角 不光会被主角用眩目的武功打倒而且还会顺从地发出令人舒服的呻吟 就在这一天塞黑被6个甚至可以更多的进球钉死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 不知道这会被背负多少年多少代人

阿根廷给所有阿迷一份大礼 一份足以磨灭昔日所有伤痛的幸福 作为阿迷 你一定记得这么一句话(今天大fan小白提醒了尘封的记忆):“我们不一定要赢得世界杯,但是我们要赢得世界。” 阿根廷这么早的巅峰状态也许不会给他们带来持久的冲击力 但是他们已经赢得了球迷 虏获了全世界的心 这是让我这个死忠最为之心动的地方 活要活得漂亮要有自己的风格 至于世界的游戏规则 F¥%# OFF 对阿迷来说世界杯也许这个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可惜的是 世界杯不会如同阿迷心愿地停止在这个时间点上 所以还要继续着 荷兰和科特迪瓦:

这场比赛或许真的算是强手对决 也真的有些世界杯的味道 作为一个球迷这是一场美好的比赛 但是作为荷兰的簇拥 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场次 科特迪瓦和塞黑一样被埋葬在死亡之组的盛名之下 可是赢得的尊重却和昔日的革命同志不是一个量级的 或许这场比赛的赢家更该是科特迪瓦 玩命地拼抢疯狂地反扑 然所有人对荷兰有些揪心的同时 不能不伸出大拇指给这帮黑兄弟们 好样的

荷兰 没有了往日的性感 打得有些狼狈 更多时候是在挣扎着堵枪眼 挣扎着防守 让你不禁自问这是那个荷兰吗 那个取对方头颅如探囊取物的杀手吗 现在杀手没有了昔日的英俊身手 而是笨拙地东躲西藏躲避对手的杀戮 但是或许这样的荷兰会在杯赛上走得更远 但是不同于阿根廷 看着这样的胜利或许更多的是寒心 荷兰有过太多的浪漫色彩了 也许在风花雪月之后也要不入眼地柴米油盐一番 这就是现实

死亡之组死亡了 幸运的是 荷兰和阿根廷都活着 欢呼或是沉默不重要 下一场更不重要 但是今天值得纪念
插电之夏 7/10/2006 10:58
++++++++++++++++++++++++++++++++++++

发文纪念刚刚过去的世界之杯 文字出自本人blog 欲了解更多请登陆:点击进入
http://bulixiang.spaces.msn.com

====================================

插电之夏

:
我们只管宣泄世俗的情欲
并把老板的打压同事的倾轧
银行的按揭交通警察的罚单
抛到九霄云外

宣布:经历了四年前几乎同一时空条件的韩日世界杯,我们重回八年前的欧洲,把表拨到“德国时间”,重温过去熟悉的深夜里大呼小叫的混乱生活,人们总爱说“空气中充满着肾上腺素的味道”,其实是啤酒和卤品以及汗液的味道,是被烤烟型、生烟型熏燎得口干舌燥的味道,我更想重申一个态度:把这个夏天插上电,高压2006伏。生活如此无聊,来点电,假装对生活充满欲望。


小李或是老李 (这里就叫李老师好了)一个从我知道足球是圆的那天开始 就已经在足球圈里瞪着大眼叫嚣着的家伙 他给过我很多的启迪 不管好的坏的 刺激的平庸的 这厮会有愚钝或是迟滞 但是任何时候从来不缺乏激情 这是不多被我称为老师的Y们让欧羡慕并为之动容的地方

“插电之夏” 李老师给的新名词 这个夏天充斥着一种异样的气味 让你感受到的不光是生活 也不光是激情或是心跳 一个需要插上电的夏天 意味着太多太多 同时也就昭示着太多太多需要给予然后虏获

小时候喜欢不插电的演唱 那是一种朴实或者本我的释放 但是多多少少会有些含蓄和内敛 时间的沉淀 越来越发觉真正通过电流传出来的不只是一种别样的音符 而是一种真正高电压的压迫感 一直流畅到窒息的诠释

“插电之夏” 。。。。。。

这个夏天 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插上电 补充然后再释放 世界杯让每个人发泄着积蓄了四年的心情 球迷非球迷都不重要 这么一个由头就足以让所有人疯狂起来 NBA进入了最后的时间段 比赛在两个多少有些SB但是不乏NB的队伍之间进行 队员需要插电去飞着比赛 粉丝们需要插着电忍受那屠戮或者被屠戮的垃圾 夏天总是各种outings充斥着的时间 插上电去找Hiking, camping, etc发泄你的电力 就连Boston都像插了电一般荒谬的发彪 诡异的天气决不是普通电力能力所及

Poor man like me 除了抽空瞄一眼足球的精彩 感叹一番成王败寇的游戏; 鄙视一阵NBA的落败 嘲笑一番Shaq的罚球和Wade的空中作业; 还有更多地方需要耗费电力 DSP 多么fashion的一个词 可是需要葬送N的时间去发电去带动轮转; 6:30起床的工作本身就够欧找个地方充电缓冲了 。 这就是2006的夏天 一个充斥着别样的闷骚的时间短

不管任何 让我们插了电一样 让音符不是跳跃着而是激进着的奔涌 电力2006伏 GO。。。
老大来过了 12/02/2004 14:08
和老大吃过了昔日熟悉的菜 喝了昔日熟悉的酒 身边的人缺再也不是熟悉的人了
老大离开了 生活有要回归了 没有了老大的日子里面 还要自己去长进亚 她也要继续去做她的好妻子 好孩子 自己呢 继续重复性犯错吧
老大要来了 11/30/2004 16:57
老大要来了
那个昔日霸道的称呼自己小弟的女人要来了

老大要来了
那个总是在自己面前嚣张的说着 有我罩着你 的人物要来了

老大要来了
那个最最了解自己的女孩子要来了
老大要来了 11/30/2004 16:55
老大要来了
那个昔日霸道的称呼自己小弟的女人要来了

老大要来了
那个总是在自己面前嚣张的说着 有我罩着你 的人物要来了

老大要来了
那个最最了解自己的女孩子要来了
失望 11/25/2004 02:02
失望 失望 生命中总是会充斥着这样那样的失望
对自己 对朋友 对身边的一切
也许是自己想的太美妙 也许是自己看待事物太天真
总是与自己想的不像

天上地下的差距总是蹂躏着自己硕果仅存的自尊与自信
为什么 为什么
失信的总是对待自己
为什么 为什么
落败的总是善待自己
为什么 为什么
聚散的总是包容自己

明天不忧伤 让一些好的坏的左右不了自己
真的可以吗 希望太阳能够晃眼的照射自己
蜕去那层虚伪的潮气
焕发些城市的味道
那里面有失落但是也会有荣耀
那里面有沮丧但是也会有喜悦
那里面有落泪但是也会有笑颜

睡去睡去 睁眼时会是一抹阳光
读书心得 11/22/2004 14:53
“爱情,其实有点像讨债。你亏欠他的越多,他只会更加爱你。一直到你欠他欠到破产,那个时候,你
再怎么拉他也拉不回来。所以,我的爱情哲学就是宁可欠很多人的,也不要在一个人那里欠到破产。反
正通常都是男人亏欠女人,所以,偶尔被女人亏欠亏欠也不要紧。”

----女人亏欠男人的 不是感情 而是一份无情

“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一定是对的。”

----喜欢那份洒脱 自勉

真的爱一个人,其实是不需要去“努力” 的;因为在付出爱情的时候,便已是“覆水岂能收” 。

----但是覆水难收的只能是自己 如果没有适当的容器 那不是最可悲的悲剧吗 让自己的爱充盈在所爱
的人周围 但是就是浸不是她的裙角
1, 2  
[Time : 0.052s | 30 Queries | Memory Usage: 809.83 KB, used cach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