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在救与不救之间有不少争议。
反对救的依据的经济理论是市场自由经济,政府不该干预,企业做错了就该罚,该倒闭的就倒闭。原则上说,这是对的。
但现实比理论要复杂。
如果只是一两家银行倒闭,这没什么关系。但如果一家倒闭,引发其它银行业倒闭,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现在的问题就象是这样,房子是着火了,不救会连烧一条街,甚至是一片街。不救大家都损失。
Bernanke是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代金融危机的专家,有很多的研究,所以有人说这次危机就是为他准备的一样(mc如果要联储不管救援,大概要另找联储主席,让Bernanke出来专门救援),他知道要救和怎么救(所以这次并没有降息)。历史上,80年代Reagan时期也是这种不良资产的问题(当时也同样是政府高额财政赤字),后来的老bush设立了RTC专门救援。这次国会要通过的法案,跟RTC是一样的方式。
在法案通过前,救援的局限是要么出钱监管企业,要么只是出钱让企业渡过难关,要么任其倒闭。就象是失火没有救火站,如何救火没有管理,这种救援的效率和公平性都要打问号。目前的法案如果通过,是要剥离不良资产,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剥离的过程经过市场,这些有问题的资产,可以低价从银行购买,价格不好政府可以不买(当然银行业可以不卖),所以仍是用市场的原理来处理的。
买到的不良资产以后会这么样?问题不大,这么说是因为,政府买的时候就是低价了,这些资产中,还有些是好的,能收回的贷款。政府由此还可以挣钱。这对taxpayer还是有利的。那银行为什么会卖呢?原因是没有资金能让银行继续周转到可以获利的那天了。
法案中有个重要的地方是房屋拥有者个人和家庭还不起房贷,申请破产时法官可不可以减少房贷的本金和利息,让房屋拥有者可以继续还贷。这个会有争议。
下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将来如何预防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可以说清楚的(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更不是把这些救援方案形成法律,将来大家都道德上提高要求就可以预防了(mc的观点)。当然,Obama能否在这个问题上有所作为(从他的讲话中有理由相信但还不明确),有所改革,现在不可能知道,只能等他上台以后看了。
金融危机:救与不救 9/22/2008 13:22
No market for old men(mc) 9/18/2008 10:23
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现在才是开始,估计以后还会有,象Morgan Stanley,Citigroup都是以后有可能的问题银行。
不过,美国银行几千家,小银行大概以后会更多,如果破产100-200家,应该是可接受的范围。
但如果由此引起失业率巨增,就是经济危机了。次贷影响的主要还是房地产业务相关的银行,不至于扩展到其它各个行业,这是经济好的一面。比如电子,今明年会有众多的家庭要换电视。只要失业率不升太多,问题就比较容易。
金融危机的处理过程中,还是有危险的,这里对比一下两候选人吧。Mc,除了骂WS(Wall Street)资本家贪婪,要他们自己收拾自己的问题,没别的作为;Obama提出要设立专业委员会来处理。WS普遍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设立RTC(Resolution Trust Corp)这类这组织来处理。尽管Obama提出的方式还不是WS最喜欢的,但显然他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比mc要好,这是MS普遍的看法。
难怪WS有说:No market for old men。
不过,美国银行几千家,小银行大概以后会更多,如果破产100-200家,应该是可接受的范围。
但如果由此引起失业率巨增,就是经济危机了。次贷影响的主要还是房地产业务相关的银行,不至于扩展到其它各个行业,这是经济好的一面。比如电子,今明年会有众多的家庭要换电视。只要失业率不升太多,问题就比较容易。
金融危机的处理过程中,还是有危险的,这里对比一下两候选人吧。Mc,除了骂WS(Wall Street)资本家贪婪,要他们自己收拾自己的问题,没别的作为;Obama提出要设立专业委员会来处理。WS普遍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设立RTC(Resolution Trust Corp)这类这组织来处理。尽管Obama提出的方式还不是WS最喜欢的,但显然他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比mc要好,这是MS普遍的看法。
难怪WS有说:No market for old men。
Reds 9/15/2008 00:25
美国有忠诚的共产党员,相信推翻资产阶级求得无产阶级的解放吗?谢谢推荐《Reds》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用Jack Reed这个人物上做了回答。它从美国这个外部世界的角度,回忆那段对中国和世界都影响深远的革命历史。
这部三个小时的电影,摄于1981年,获得12项奥斯卡提名。通过当年亲身经历过的人,回忆Jack Reed和Louise Bryant两人的情爱与事业,以及卷入美国工人运动和苏联革命的经历,展现当时美国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和认识,和两人那奇特的爱情故事。
两人的故事从作为记者开始,在宗教和革命,保守与激进,当时动荡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背景下发展。影片最后,两人是让人心酸发笑的革命夫妻。Jack Reed至死也没放弃阶级革命的梦想。只是后来已经快没人记得了。
因为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看了两遍才看懂一些细节。比起同样描述俄国革命的《Doctor Zhivago》,这部电影前面一部分铺垫很长,不象Doctor Zhivago,故事开始就很多冲突。拍摄细节上明显超过了《Doctor Zhivago》,音乐也很优美。
推荐给喜欢严肃中带点幽默的人看。
最后写句国际歌的英文版结尾吧:
The Internationale
Will unite the human race。
几个需要知道的词:
Comintern:Communist International, 著名的“第三共产国际”。
AF of L: 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美国劳工联盟
IWW: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 世界工业工人联合会, 这是个相对激进的组织。
这部三个小时的电影,摄于1981年,获得12项奥斯卡提名。通过当年亲身经历过的人,回忆Jack Reed和Louise Bryant两人的情爱与事业,以及卷入美国工人运动和苏联革命的经历,展现当时美国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和认识,和两人那奇特的爱情故事。
两人的故事从作为记者开始,在宗教和革命,保守与激进,当时动荡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背景下发展。影片最后,两人是让人心酸发笑的革命夫妻。Jack Reed至死也没放弃阶级革命的梦想。只是后来已经快没人记得了。
因为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看了两遍才看懂一些细节。比起同样描述俄国革命的《Doctor Zhivago》,这部电影前面一部分铺垫很长,不象Doctor Zhivago,故事开始就很多冲突。拍摄细节上明显超过了《Doctor Zhivago》,音乐也很优美。
推荐给喜欢严肃中带点幽默的人看。
最后写句国际歌的英文版结尾吧:
The Internationale
Will unite the human race。
几个需要知道的词:
Comintern:Communist International, 著名的“第三共产国际”。
AF of L: 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美国劳工联盟
IWW: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 世界工业工人联合会, 这是个相对激进的组织。
中国情结 9/09/2008 09:43
做了个乱七八糟的梦,只记得最后去开会,会上Mc对下面众多中国人说:
Obama有损中国人形象,你们选我吧。
Obama有损中国人形象,你们选我吧。
看热闹 8/12/2008 17:18
老爸喜欢听歌,可是老抱怨美国唱歌的节目不好看。不久前我终于问了他一次,为什么说节目不好看?他说:唱歌的连个伴舞的都没有,一点不热闹,不好看。
老艺谋的开幕式非常好的了解这点,开幕式要热闹。2008人敲饭盆(我估计错了,事前以为会有2008把二胡或唢呐
),还闪出数字的光芒,多热闹啊!咱们图的不就是热闹吗?世界各国的人都来了,不热闹点,行吗?
说实话,老谋子确实是花了心思了,用他的话,是“换个脑袋重新来”。那个展开的书卷,极其形象、准确的展示了中国的文化久远,我虽然第一眼就看出那是个“大屏幕”,但仍为老谋子的这个主意佩服。老谋子真不简单!
可老谋子不简单的其实还在后面。本来有了画卷,故事就该由画卷一个个引出,或古代文化,或现代成就。可老谋子在绘画之后,就来了现代意识流,从一个跳到另一个,让人个个惊奇,热闹非凡。
据说鸟巢里后来有人不适,这不奇怪,我开着空调在家也快晕了。
以至于活字印刷出来的时候,我看着头一个念头就是(抱歉我麻将打得少):海尔真牛,冰箱的广告都做到奥运来了。那些“冰箱”高低不同形成波浪时,我又想:知道你飘洋过海了。到后来出现“和”,我才恍过来,哦,这是说的咱们的印刷术啊!
再一想,不对啊,这不是用模块拼出现代的“数码化”汉字吗?这哪是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分明是现代数码化印刷术呀。老谋子偷梁换柱,真高明!
我知道我想得太多了,这以后就不多想了,看热闹就好了。所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小孩在中间上课那段,外面围着的大群的人都在干什么;朗朗和小女孩弹钢琴的时候,外面围着的2008人又干了什么?管那么多干嘛?反正他们干了不少。不象我,啥也没干。
这几天看到有人说导播遗漏了多少精彩镜头,可真难为导播了,这么多精彩的地方,这么热闹,就是再多架10台摄像机,也不够啊。以后奥运转播要多画面电视,中间一个大场景画面,四角再给四个画面,一个都不能少。要说老谋子换了脑袋,一看还是老谋子。
刘欢的主题歌很适合大家:下次去北京旅游的时候可以多唱唱,回了家,就多吃点,运动就免了吧。至于他的衣服,跟他唱的歌是否配我不知道,跟英国歌手莎拉的衣服颜色还是配的:一黑一白。
奥运点火仪式是重头戏,说真心话,这个“飞墙走壁”的点火方式,真是个大创举,尤其符合武术发明地。估计没人想到过。我反正是晕了,不记得这之前有几次人被吊起过了。多吊一次少吊一次都一样,好在跑步的动作很优雅,我就只看他了。说实话,他比在地上跑一圈快多了。
最印象深的,就是姚明带着小林浩进场和后来抱着他的时候。
有人说下届伦敦真是不好办了,想想也是,中国自己想以后再办也不好办了。中国办奥运难道到此为止吗?
老艺谋的开幕式非常好的了解这点,开幕式要热闹。2008人敲饭盆(我估计错了,事前以为会有2008把二胡或唢呐

说实话,老谋子确实是花了心思了,用他的话,是“换个脑袋重新来”。那个展开的书卷,极其形象、准确的展示了中国的文化久远,我虽然第一眼就看出那是个“大屏幕”,但仍为老谋子的这个主意佩服。老谋子真不简单!

可老谋子不简单的其实还在后面。本来有了画卷,故事就该由画卷一个个引出,或古代文化,或现代成就。可老谋子在绘画之后,就来了现代意识流,从一个跳到另一个,让人个个惊奇,热闹非凡。
据说鸟巢里后来有人不适,这不奇怪,我开着空调在家也快晕了。


我知道我想得太多了,这以后就不多想了,看热闹就好了。所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小孩在中间上课那段,外面围着的大群的人都在干什么;朗朗和小女孩弹钢琴的时候,外面围着的2008人又干了什么?管那么多干嘛?反正他们干了不少。不象我,啥也没干。
这几天看到有人说导播遗漏了多少精彩镜头,可真难为导播了,这么多精彩的地方,这么热闹,就是再多架10台摄像机,也不够啊。以后奥运转播要多画面电视,中间一个大场景画面,四角再给四个画面,一个都不能少。要说老谋子换了脑袋,一看还是老谋子。
刘欢的主题歌很适合大家:下次去北京旅游的时候可以多唱唱,回了家,就多吃点,运动就免了吧。至于他的衣服,跟他唱的歌是否配我不知道,跟英国歌手莎拉的衣服颜色还是配的:一黑一白。
奥运点火仪式是重头戏,说真心话,这个“飞墙走壁”的点火方式,真是个大创举,尤其符合武术发明地。估计没人想到过。我反正是晕了,不记得这之前有几次人被吊起过了。多吊一次少吊一次都一样,好在跑步的动作很优雅,我就只看他了。说实话,他比在地上跑一圈快多了。
最印象深的,就是姚明带着小林浩进场和后来抱着他的时候。
有人说下届伦敦真是不好办了,想想也是,中国自己想以后再办也不好办了。中国办奥运难道到此为止吗?
“成人电影” 8/02/2008 00:16
《性,谎言,录像带》
我被这电影名称给骗了。这是说人与人关系的电影。
我被这电影名称给骗了。这是说人与人关系的电影。
混战 7/23/2008 13:29
首次真正的三级白水 7/21/2008 22:22
预告:


无缘无故 7/17/2008 23:09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多么熟悉的声音。
讨论Dr Zhivago的时候,似乎Zhivago爱上Lara还是有缘由的,Lara的角色性格比Zhivago要丰富。可Lara爱上Zhivago就说不好了。这好象是没有答案的,或许Lara完全是爱错了,或者电影里的Lara其实完全无人可爱,都是可能的“答案”。
如果把爱情电影故事里的男女问一下“为什么”,寻找一些相爱的缘由,或许很有意思。有多少是能说清楚的?罗密欧为啥爱朱丽叶?朱丽叶为啥爱罗密欧?
但不管怎么样,“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总是能找出来的。至少,都是为了得到对方吧。
“动机不纯”,我突然想起来,既然做任何事都“动机不纯”,爱的动机也永远是不纯的,爱的缘由就永远是可以找出来的,动机不纯不就是缘由?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不纯的动机一旦成为缘由,想为爱辩护是不可能的。
相反,“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要有点缘由,恨不就有理由接受的了?
真要小心啊。
讨论Dr Zhivago的时候,似乎Zhivago爱上Lara还是有缘由的,Lara的角色性格比Zhivago要丰富。可Lara爱上Zhivago就说不好了。这好象是没有答案的,或许Lara完全是爱错了,或者电影里的Lara其实完全无人可爱,都是可能的“答案”。
如果把爱情电影故事里的男女问一下“为什么”,寻找一些相爱的缘由,或许很有意思。有多少是能说清楚的?罗密欧为啥爱朱丽叶?朱丽叶为啥爱罗密欧?
但不管怎么样,“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总是能找出来的。至少,都是为了得到对方吧。
“动机不纯”,我突然想起来,既然做任何事都“动机不纯”,爱的动机也永远是不纯的,爱的缘由就永远是可以找出来的,动机不纯不就是缘由?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不纯的动机一旦成为缘由,想为爱辩护是不可能的。
相反,“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要有点缘由,恨不就有理由接受的了?
真要小心啊。
更新 7/15/2008 17:14
终于把手机的系统彻底更新了一下,没想象的困难。希望能拯救它以后还能用一段时间。
No Country for Old Men 6/27/2008 17:10
警匪片很多,不过少有这部电影这样的:很特别的杀手,最后杀手没被抓到,老警长Ed Tom却一心要退休。而大笔钱也不知到了谁手里。
片子讲时代的变迁,以前的警察,有的连枪都不带,现在的警察已经无法想象了,这是电影开头讲的在美国西部。
警察在任何社会都是特殊的人群,在和平时期,只有他们有权利在执行公务需要时,可以致人死命。但他们面对的是罪犯。警察都怎么想?电影有警察出警时,他妻子的对话,要他“不要伤着”,他答应,然后又说,“也不要伤人”。他也答应。去毒品嫌疑犯moose家搜查,副手拿枪,他跟在后面,不拿枪。
故事从毒品嫌疑犯moose偶然发现巨额现金开始,几个方面的人都在为这笔钱追杀。而最突出的是杀手Anton,他冷酷,理性,有知识,用高压气瓶里的高压气体杀人,他思维敏捷,有自己的规则,甚至让对方猜硬币来选择是否杀他。Anton用这种方式来“说服自己”,杀死对方是对方自己选择的,他可以在心里认为这样杀无辜者是“合理”的。影片几乎没有描写任何Anton的情感,但可以看到他的基本观点:生命就像选择硬币的哪一面一样。
Anton大概很喜欢数字。选择硬币是50-50的可能,问杂货老板时间要求回答是几点钟,不能接受“太阳下山时”这样的模糊时间描述。老板的财产是结婚很久后从老丈人那里得到,Anton听了很愤愤不平。或许这说明一点他对婚姻的看法。
所以他好像比警察“聪明”多了,警察无法想象是什么武器打入人的头部,又没有穿透出来,却又找不到子弹。
Moos虽然躲过了几次危险,但最终还是没躲过匪徒的枪弹,警察本来是要保护他的,但最后也无可奈何。老警长最后也不得不拿起枪,试图抓获Anton,他对Anton仍然有很好的直觉。影片对老警长拿着枪一动不动有长时间的镜头。
Moos死后电影里两位警察的对话说了电影的主题:都是因为钱和毒品,社会在没有了“先生”和“女士”的称谓之后,就都开始变了。而警察虽然维护秩序,但改变不了社会。
Anton最后杀的是Moos的妻子Jane,一位完全无辜者。他仍然用选硬币的方法来决定是否杀她,但Jane拒绝了。她说这是他杀人,不是硬币杀人。而Anton说,这跟他来时一样。这似乎预示着Anton自己以前的生命,也是这样选择得到的(或许这是Anton内心深深的伤害吧)。
影片虽然清楚说明了杀手最后杀了Jane,但没有说Jane最后是否接受了选择硬币,我认为这是导演要交给观众的:是接受50%的为生搏斗,还是不接受完全成为无辜者?至此,我认为导演想要的答案也已经有了。
最后杀手自己也印证了自己的“理论”,一场随机的车祸,他骨折,骨头外露,但他及其冷静地“自救”,只要了一个小孩的衣服,完了还不忘付小孩钱。最后他怎么样,没有人知道,也没人关心。
电影中两次出现孩子最后卖衣服给受伤的人(小孩不认为他们是罪犯),一次是给Moos,后一次是给Anton。后一次一开始没有要钱,但事后却争钱。
最后谁都没有赢。钱也不知道在哪里,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老警长最后的两个梦,一个就是钱弄丢了;后一个是父亲总是在寒冷和黑暗中举着火炬。而他已经不知道如何办了。一切都只能由年轻人去做了,他在梦里已经是比他父亲还老的人,这个世界不属于他这样的老人:No Country for Old Men。
片子讲时代的变迁,以前的警察,有的连枪都不带,现在的警察已经无法想象了,这是电影开头讲的在美国西部。
警察在任何社会都是特殊的人群,在和平时期,只有他们有权利在执行公务需要时,可以致人死命。但他们面对的是罪犯。警察都怎么想?电影有警察出警时,他妻子的对话,要他“不要伤着”,他答应,然后又说,“也不要伤人”。他也答应。去毒品嫌疑犯moose家搜查,副手拿枪,他跟在后面,不拿枪。
故事从毒品嫌疑犯moose偶然发现巨额现金开始,几个方面的人都在为这笔钱追杀。而最突出的是杀手Anton,他冷酷,理性,有知识,用高压气瓶里的高压气体杀人,他思维敏捷,有自己的规则,甚至让对方猜硬币来选择是否杀他。Anton用这种方式来“说服自己”,杀死对方是对方自己选择的,他可以在心里认为这样杀无辜者是“合理”的。影片几乎没有描写任何Anton的情感,但可以看到他的基本观点:生命就像选择硬币的哪一面一样。
Anton大概很喜欢数字。选择硬币是50-50的可能,问杂货老板时间要求回答是几点钟,不能接受“太阳下山时”这样的模糊时间描述。老板的财产是结婚很久后从老丈人那里得到,Anton听了很愤愤不平。或许这说明一点他对婚姻的看法。
所以他好像比警察“聪明”多了,警察无法想象是什么武器打入人的头部,又没有穿透出来,却又找不到子弹。
Moos虽然躲过了几次危险,但最终还是没躲过匪徒的枪弹,警察本来是要保护他的,但最后也无可奈何。老警长最后也不得不拿起枪,试图抓获Anton,他对Anton仍然有很好的直觉。影片对老警长拿着枪一动不动有长时间的镜头。
Moos死后电影里两位警察的对话说了电影的主题:都是因为钱和毒品,社会在没有了“先生”和“女士”的称谓之后,就都开始变了。而警察虽然维护秩序,但改变不了社会。
Anton最后杀的是Moos的妻子Jane,一位完全无辜者。他仍然用选硬币的方法来决定是否杀她,但Jane拒绝了。她说这是他杀人,不是硬币杀人。而Anton说,这跟他来时一样。这似乎预示着Anton自己以前的生命,也是这样选择得到的(或许这是Anton内心深深的伤害吧)。
影片虽然清楚说明了杀手最后杀了Jane,但没有说Jane最后是否接受了选择硬币,我认为这是导演要交给观众的:是接受50%的为生搏斗,还是不接受完全成为无辜者?至此,我认为导演想要的答案也已经有了。
最后杀手自己也印证了自己的“理论”,一场随机的车祸,他骨折,骨头外露,但他及其冷静地“自救”,只要了一个小孩的衣服,完了还不忘付小孩钱。最后他怎么样,没有人知道,也没人关心。
电影中两次出现孩子最后卖衣服给受伤的人(小孩不认为他们是罪犯),一次是给Moos,后一次是给Anton。后一次一开始没有要钱,但事后却争钱。
最后谁都没有赢。钱也不知道在哪里,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老警长最后的两个梦,一个就是钱弄丢了;后一个是父亲总是在寒冷和黑暗中举着火炬。而他已经不知道如何办了。一切都只能由年轻人去做了,他在梦里已经是比他父亲还老的人,这个世界不属于他这样的老人:No Country for Old Men。
范跑跑,你跑吧。 6/16/2008 16:16
看了一遍录像,如果范不改变想法,仍然认为范不适合再做教师。
老师即使不是神圣的(不在道德范围内讨论),只是职业的,这个职业也有一定的特殊,它在教室里让老师有管理一群未成年人的权力,即使老师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方式管理,老师仍是面对未成年的人群,老师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这点,学校将来也要明确。老师不需要为孩子去牺牲,但免不了这个责任和义务的要求。
范说的生命价值,实质并不算错。但他少讲了一样东西,就是合作。他教给学生的价值观当中,少教了合作这重要的一条。而学校就是学生学习合作的地方,不然为啥要上学?对知识,个人自己可以在家自学,加上家教就足可以了(或许还更好),但这样学不了合作。中国的老师强调纪律,根本的目的是教学生合作,有时候说牺牲,也是这种合作(不过,有时候进一步到“提倡牺牲”,而不是突出合作,是过头的政治做法,不应该再继续)。
范在地震的时候没有和学生协调合作逃生,就是失职,事后应追究责任。没有学生伤亡,范可以不必被开除,但应该有处分。而他写博客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他个人认为他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所以我认为他不适合再做老师。
我如果是校长,我劝他辞职。理由是:没有合作精神,不懂得教育学生合作。
如果他认错,并愿意公开承担这个责任,可以保留。
老师即使不是神圣的(不在道德范围内讨论),只是职业的,这个职业也有一定的特殊,它在教室里让老师有管理一群未成年人的权力,即使老师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方式管理,老师仍是面对未成年的人群,老师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这点,学校将来也要明确。老师不需要为孩子去牺牲,但免不了这个责任和义务的要求。
范说的生命价值,实质并不算错。但他少讲了一样东西,就是合作。他教给学生的价值观当中,少教了合作这重要的一条。而学校就是学生学习合作的地方,不然为啥要上学?对知识,个人自己可以在家自学,加上家教就足可以了(或许还更好),但这样学不了合作。中国的老师强调纪律,根本的目的是教学生合作,有时候说牺牲,也是这种合作(不过,有时候进一步到“提倡牺牲”,而不是突出合作,是过头的政治做法,不应该再继续)。
范在地震的时候没有和学生协调合作逃生,就是失职,事后应追究责任。没有学生伤亡,范可以不必被开除,但应该有处分。而他写博客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他个人认为他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所以我认为他不适合再做老师。
我如果是校长,我劝他辞职。理由是:没有合作精神,不懂得教育学生合作。
如果他认错,并愿意公开承担这个责任,可以保留。
(ZT)现代社会的50项必需"求生技能" 6/09/2008 13:39
现代社会的50项必需"求生技能" 看看你会了几条?
核心提示:从网络到生活,详细实用,生活必备。看看你会了几条?
要过得健康充实,还得靠自立。要学会自立,必须得掌握一些技巧。可能和你在学校里学到的不同,但全才远远要比专门只会一样的人更能够适应生活。
这里是每个人都该学会的50件事情。(不完全统计)
1. 生火――火能产生光和热。这两件是生存的必需品。也许在某个时候,这项技能可以救你的命。
2. 操作电脑――基本的电脑常识是现代生活之必需。必要的时候,请帮助他人。
3。有效使用Google――Google无所不知。如果你用Google找不到你想找的东西,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4。人工呼吸和处理喉咙被塞住的急救措施――有一天你的妻子、丈夫、儿子或女儿,可能正是需要你帮助的那个人。
5。开手排档的车――也许有时候你会需要这项技能,要是不会就糟了。
6。简单地做饭――如果你连鸡蛋或牛排都不会煎,那就麻烦了。
7。讲一个能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故事――如果你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那还是别废话了。
8。不与人打架,除非你能赢――两种情况下,你都赢了。
9。告诉别人坏消息――总得有人去做这件事。不幸的是,有一天这个重任也会落到你肩上。
10。换轮胎――轮胎里面有气体,只要有气体的东西总有一天会爆掉。
11。从容应对面试――要是紧张得浑身是汗,你肯定得不到那份工作。
12。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否则你就是在浪费时间。偶尔浪费时间也没关系,但不能一直这样。
13。快速阅读――很多时候你只要读要点就可以了。(看到这里就觉得没早点学会这条了吧)
14。记住名字――你会喜欢别人管你叫“喂,那个谁。。。”吗?
15。整理房间――真正做起来总比想象的要难一点。
16。轻装上阵――旅行时只带最必需的东西。这样更便宜、更简单、更灵活。
17。和警察打交道――蹲监狱可不是好玩的,监狱里面的大汉就更不用说了。
18。给别人指路――没人喜欢迷路,所以最好第一次就指对。
19。进行基本的急救――会正确处理伤口,不是只有医生或天才才能做到的。
20。游泳――地球表面71%的地方都是水,所以学会游泳绝对是个好主意。
21。路边停车――大多数标准驾照考试都要求考路边停车,然而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很奇怪啊。
22。了解自己的酒量――不然你一不小心就会很难看。
23。选择好的产品――腐坏的水果和蔬菜只能成为恶作剧的道具用来吓人。
24。会用锤子、斧子和手锯――不是只有木匠才用得着这些工具的。每个人都得有点使用这些工具的基本常识。
25。进行简单的财务规划――负债累累可不好,一个简单地预算计划可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
26.至少会说两种通用的语言――世界上只有25%的人说英语。如果能跟剩下75%的人沟通也挺好的。
27.正确地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姿势不正确的话只会伤害身体,也是浪费时间。
28.多赞美别人――赞美是世上最好的礼物之一,更何况是免费的。
29.谈判――再多问一两个问题就会得到更好的价钱。
30.仔细听别人说话――多听少讲,学到的多,失去的少。
31.复习基本的地理知识――如果你不知道你生活圈以外的环境,大部分的人只会认为你什么都不知道(而且通常他们是对的)。
32.粉刷房间――粉刷房间的价格百分之九十是人工费用,简单的油漆活自己做比付给别人9倍的工资要来得划算。
33.简单明了又内容丰富的演说――如果下次公司开会时你的上司要你解释你上个月做了什么活,这样的演讲能让你过关。“嗯。。。不知道”的话就惨了。
34.照相的时候微笑――硬是不笑的人最糟了!
35.不出丑的搭讪――搭讪成功跟失败只是一念之间。如果太刻意的话会失败,不够用心的话也会失败。
36.做有用的笔记――因为没用的笔记和不做笔记一样都是没用的。
37.礼待住在自己家里的客人――要不然的话哪天你需要借住他们家的时候就只能睡旅馆了。
38.给人好的第一次印象――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39.会看地图和使用指南针――如果你的卫星导航器在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坏了,你要怎么办?
40.缝钮扣――比买新衣便宜。
41.自己装家里的视听系统――又不是多难,付钱给别人装只是因为偷懒。
42.打字――打字打得好的话会节省很多时间,一生受用。
43.保护私人资料――除非你是那个小偷,不然个人资料被偷可不是好玩的。
44.设定基本的电脑系统防护措施――设定密码跟防火墙并不需要计算机本科毕业,但可以预防将来倒大霉。
45。识别谎言――人们会对你说谎,此乃人生之一大不幸。
46。有礼貌地结束约会,而不承诺下一次――千万别给别人一个你不愿给的承诺。你也不用急着决定和一个刚认识没多久的人有什么未来。
47。除去污渍――总比再买一件便宜。
48。保持房间整洁――整洁的房间是健康、规律生活的开始。
49。正确地抱婴儿――你可不想无意弄伤一个小宝宝。
50。启动汽车电瓶――这总比走路或叫拖车好得多。
核心提示:从网络到生活,详细实用,生活必备。看看你会了几条?
要过得健康充实,还得靠自立。要学会自立,必须得掌握一些技巧。可能和你在学校里学到的不同,但全才远远要比专门只会一样的人更能够适应生活。
这里是每个人都该学会的50件事情。(不完全统计)
1. 生火――火能产生光和热。这两件是生存的必需品。也许在某个时候,这项技能可以救你的命。
2. 操作电脑――基本的电脑常识是现代生活之必需。必要的时候,请帮助他人。
3。有效使用Google――Google无所不知。如果你用Google找不到你想找的东西,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4。人工呼吸和处理喉咙被塞住的急救措施――有一天你的妻子、丈夫、儿子或女儿,可能正是需要你帮助的那个人。
5。开手排档的车――也许有时候你会需要这项技能,要是不会就糟了。
6。简单地做饭――如果你连鸡蛋或牛排都不会煎,那就麻烦了。
7。讲一个能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故事――如果你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那还是别废话了。
8。不与人打架,除非你能赢――两种情况下,你都赢了。
9。告诉别人坏消息――总得有人去做这件事。不幸的是,有一天这个重任也会落到你肩上。
10。换轮胎――轮胎里面有气体,只要有气体的东西总有一天会爆掉。
11。从容应对面试――要是紧张得浑身是汗,你肯定得不到那份工作。
12。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否则你就是在浪费时间。偶尔浪费时间也没关系,但不能一直这样。
13。快速阅读――很多时候你只要读要点就可以了。(看到这里就觉得没早点学会这条了吧)
14。记住名字――你会喜欢别人管你叫“喂,那个谁。。。”吗?
15。整理房间――真正做起来总比想象的要难一点。
16。轻装上阵――旅行时只带最必需的东西。这样更便宜、更简单、更灵活。
17。和警察打交道――蹲监狱可不是好玩的,监狱里面的大汉就更不用说了。
18。给别人指路――没人喜欢迷路,所以最好第一次就指对。
19。进行基本的急救――会正确处理伤口,不是只有医生或天才才能做到的。
20。游泳――地球表面71%的地方都是水,所以学会游泳绝对是个好主意。
21。路边停车――大多数标准驾照考试都要求考路边停车,然而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很奇怪啊。
22。了解自己的酒量――不然你一不小心就会很难看。
23。选择好的产品――腐坏的水果和蔬菜只能成为恶作剧的道具用来吓人。
24。会用锤子、斧子和手锯――不是只有木匠才用得着这些工具的。每个人都得有点使用这些工具的基本常识。
25。进行简单的财务规划――负债累累可不好,一个简单地预算计划可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
26.至少会说两种通用的语言――世界上只有25%的人说英语。如果能跟剩下75%的人沟通也挺好的。
27.正确地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姿势不正确的话只会伤害身体,也是浪费时间。
28.多赞美别人――赞美是世上最好的礼物之一,更何况是免费的。
29.谈判――再多问一两个问题就会得到更好的价钱。
30.仔细听别人说话――多听少讲,学到的多,失去的少。
31.复习基本的地理知识――如果你不知道你生活圈以外的环境,大部分的人只会认为你什么都不知道(而且通常他们是对的)。
32.粉刷房间――粉刷房间的价格百分之九十是人工费用,简单的油漆活自己做比付给别人9倍的工资要来得划算。
33.简单明了又内容丰富的演说――如果下次公司开会时你的上司要你解释你上个月做了什么活,这样的演讲能让你过关。“嗯。。。不知道”的话就惨了。
34.照相的时候微笑――硬是不笑的人最糟了!
35.不出丑的搭讪――搭讪成功跟失败只是一念之间。如果太刻意的话会失败,不够用心的话也会失败。
36.做有用的笔记――因为没用的笔记和不做笔记一样都是没用的。
37.礼待住在自己家里的客人――要不然的话哪天你需要借住他们家的时候就只能睡旅馆了。
38.给人好的第一次印象――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39.会看地图和使用指南针――如果你的卫星导航器在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坏了,你要怎么办?
40.缝钮扣――比买新衣便宜。
41.自己装家里的视听系统――又不是多难,付钱给别人装只是因为偷懒。
42.打字――打字打得好的话会节省很多时间,一生受用。
43.保护私人资料――除非你是那个小偷,不然个人资料被偷可不是好玩的。
44.设定基本的电脑系统防护措施――设定密码跟防火墙并不需要计算机本科毕业,但可以预防将来倒大霉。
45。识别谎言――人们会对你说谎,此乃人生之一大不幸。
46。有礼貌地结束约会,而不承诺下一次――千万别给别人一个你不愿给的承诺。你也不用急着决定和一个刚认识没多久的人有什么未来。
47。除去污渍――总比再买一件便宜。
48。保持房间整洁――整洁的房间是健康、规律生活的开始。
49。正确地抱婴儿――你可不想无意弄伤一个小宝宝。
50。启动汽车电瓶――这总比走路或叫拖车好得多。
地震临震预报 5/31/2008 11:56
地震临震预报
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报?这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比较肯定的,问题是临震预报。
临震预报是世界范围的难
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报?这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比较肯定的,问题是临震预报。
临震预报是世界范围的难
生命不是个位数字 5/19/2008 02:03
很奇怪,有时候上学学的东西,记得那么清楚,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工程管理课教授讲了一个工程能减少死亡率,教授最后问:救一个生命值多少钱呢?
数字的答案是没有的,但人人都明白。
我从那时理解了“价值”不单单是指钱,而生命也不仅仅是个数字。以后又经过了许多年,不好意思,许多东西还给了老师,但这个观点,却不断加强。
所以你可以知道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的(参看《中国需要更多的外国救援队吗?》),在作者看来,少救几个人,不是个大不了的事,外国救援队来救人,“和解放军救出来的成千上万个相比完全是零头”,所以可以不用。(顺便说一句,作者还混淆了“NGO援建”和“紧急救难”的不同)
说实话,按照作者的逻辑,我们很快就可以“推理”得到:我们其实不必救灾,死几万人算什么?占中国人口的比例多少?不到万分之一!唐山死了24万,又怎么了?(请原谅,我自己也对这段话感到愤怒)
接下来,再仔细讨论一下外国救援队这个已经比较敏感的问题。
中国政府毕竟不像过去了,尽管晚,最后还是让外国救援队进来了,这就是个进步。外国救援队已经救起了人,虽然人数不如解放军,但他们救起的也是人,而且是很可能被忽略的活人,这就是它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如果你仔细查查,就发现那篇“需要更多的外国救援队”的文章附录的表中,表明美国队没救一个人,而台湾的报道,至少救了一个人,参看:为什么台湾921大地震国际救援队救出人不多? 另外作者用的这个表,只说救援队是25个,而921有21个国家38只救援队: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7/10/2007102319220760.pdf。完全有理由怀疑这个表是还没有救援结束的一个统计。
国际救援队,到受灾国都是受当地安排地点,能救多少人,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即使这样,对他们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的问题。地震初期,一切混乱,道理不通,没让他们进灾区,也没法进灾区,可以理解。但如果媒体都可以进去了,他们还在境外,就不可思议了。
如何协调使用国际救援队,这倒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在紧急救难的预案设计中,就应该考虑。它是预案中可以利用的一个资源,不能被忽视。或许联合国的一些部门也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比如灾难的第一时间,就让他们准备好。
中国这次救灾,从头到尾,都没有否定要用国际救援队,虽然用迟了,但这仍是一大的进步。而有些懂得数学“计算”的人,居然说这是“外交考虑”,救人还不是真正的目的?!真不知道如何说了。也许他真应该洗洗心了,就此先打住。
工程管理课教授讲了一个工程能减少死亡率,教授最后问:救一个生命值多少钱呢?
数字的答案是没有的,但人人都明白。
我从那时理解了“价值”不单单是指钱,而生命也不仅仅是个数字。以后又经过了许多年,不好意思,许多东西还给了老师,但这个观点,却不断加强。
所以你可以知道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的(参看《中国需要更多的外国救援队吗?》),在作者看来,少救几个人,不是个大不了的事,外国救援队来救人,“和解放军救出来的成千上万个相比完全是零头”,所以可以不用。(顺便说一句,作者还混淆了“NGO援建”和“紧急救难”的不同)
说实话,按照作者的逻辑,我们很快就可以“推理”得到:我们其实不必救灾,死几万人算什么?占中国人口的比例多少?不到万分之一!唐山死了24万,又怎么了?(请原谅,我自己也对这段话感到愤怒)
接下来,再仔细讨论一下外国救援队这个已经比较敏感的问题。
中国政府毕竟不像过去了,尽管晚,最后还是让外国救援队进来了,这就是个进步。外国救援队已经救起了人,虽然人数不如解放军,但他们救起的也是人,而且是很可能被忽略的活人,这就是它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如果你仔细查查,就发现那篇“需要更多的外国救援队”的文章附录的表中,表明美国队没救一个人,而台湾的报道,至少救了一个人,参看:为什么台湾921大地震国际救援队救出人不多? 另外作者用的这个表,只说救援队是25个,而921有21个国家38只救援队: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7/10/2007102319220760.pdf。完全有理由怀疑这个表是还没有救援结束的一个统计。
国际救援队,到受灾国都是受当地安排地点,能救多少人,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即使这样,对他们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的问题。地震初期,一切混乱,道理不通,没让他们进灾区,也没法进灾区,可以理解。但如果媒体都可以进去了,他们还在境外,就不可思议了。
如何协调使用国际救援队,这倒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在紧急救难的预案设计中,就应该考虑。它是预案中可以利用的一个资源,不能被忽视。或许联合国的一些部门也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比如灾难的第一时间,就让他们准备好。
中国这次救灾,从头到尾,都没有否定要用国际救援队,虽然用迟了,但这仍是一大的进步。而有些懂得数学“计算”的人,居然说这是“外交考虑”,救人还不是真正的目的?!真不知道如何说了。也许他真应该洗洗心了,就此先打住。
地震救灾 5/16/2008 00:40
电视的报道:
武警: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铁锹不好用。。。
让人欣慰的是,中国有自己的专业搜救人员和搜救设备,这确实是跟以前是天壤之别了。只是灾难范围之大,专业人员不够。目前,除了日本和台湾,俄,韩,新加坡的专业救援,也要开进了灾区。
除了绵阳有一个核研究所,不适合国外的救援队,其它的地方,看起来都是可以的。绵阳的救援,一直是个重点。
面对重大的苦难,心里难以平静。正因如此,我对说过的,让别人心里不舒服的话,更觉愧疚。但我更愿意现在说,事后不再揪住不放。
为那些仍尚未得救的人祈祷!
为未来的几天不要出现疫情祈祷!
为争取更多的人捐赠筹款祈祷!
另外个人考虑的美国捐款机构:
慈济:
http://www.us.tzuchi.org
CHI:
http://childrenshopeint.org
Mercy corp:
http://www.mercycorp.org
武警: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铁锹不好用。。。
让人欣慰的是,中国有自己的专业搜救人员和搜救设备,这确实是跟以前是天壤之别了。只是灾难范围之大,专业人员不够。目前,除了日本和台湾,俄,韩,新加坡的专业救援,也要开进了灾区。
除了绵阳有一个核研究所,不适合国外的救援队,其它的地方,看起来都是可以的。绵阳的救援,一直是个重点。
面对重大的苦难,心里难以平静。正因如此,我对说过的,让别人心里不舒服的话,更觉愧疚。但我更愿意现在说,事后不再揪住不放。
为那些仍尚未得救的人祈祷!
为未来的几天不要出现疫情祈祷!
为争取更多的人捐赠筹款祈祷!
另外个人考虑的美国捐款机构:
慈济:
http://www.us.tzuchi.org
CHI:
http://childrenshopeint.org
Mercy corp:
http://www.mercycorp.org
心祭 5/15/2008 02:07
宁静的夜
没有梦
没有欢笑
泪已经流过
烛光且又亮起
离开的灵
被埋的心
看见那闪动的烛光
听见寂静的祈祷
只有这一刻
宁静的夜
没有梦
没有欢笑
没有梦
没有欢笑
泪已经流过
烛光且又亮起
离开的灵
被埋的心
看见那闪动的烛光
听见寂静的祈祷
只有这一刻
宁静的夜
没有梦
没有欢笑
破纪录 5/11/2008 21:54
一周汽油花了$58.50。这还是有一天working from home.
不过这是亮红灯以后加的油。
不过这是亮红灯以后加的油。
Walking For Hunger 5/06/2008 16:14
雨天,开始有点冷,我大约走了9 miles,老爸走了大约8 miles。
照片上沙发上。
照片上沙发上。
motorola cell phone 4/28/2008 16:16
这个好像很不错,有人知道吗?9 hours talking time.
http://direct.motorola.com/ENS/MotoQ9/q-home.asp?Country=USA&language=ENS&productid=30722

http://direct.motorola.com/ENS/MotoQ9/q-home.asp?Country=USA&language=ENS&productid=3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