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LG花园门口的郁金香实在太强大了
别人家的开始开的时候
她们就开了
别人家的都谢了
她们还在开!

去年从一个茶guru朋友那里听说的方法
过滤净水冷泡铁观音
置冰箱24小时
果然很清香很解渴!
夏日种田必备

昨天在iPad上查email,monster的daily email里面有一个工作是Adobe Systems的,虽然我觉得在Flash和Apple的问题上有点心理障碍,还是顺着点过去看monster网站上的description。monster和ipad兼容得不好,底下有个很讨厌的横条,必须用两个手指同时按住移动才能往下scroll看内容,这也就算了,我忍了。
Description里面形容Adobe是个很适合在里面工作的公司,为了吸引潜在员工还放了一个链接,叫A day in the life at Adobe。我想这还不错嘛,就点了。出来个页面说,你需要Adobe Flash Player才能看这个页面,click here to download。

看来还是算了吧。
(我晕啊,这么大的公司,难道就不能举手之劳加段自动detect device的代码吗。。。。哎,话说缘分是注定的,不是你的茶,硬拗也没用啊。)
昨天生平第一回被中介批评简历页数太少,还说你看人家谁谁跟你资历查不多的都快10页了,你怎么地也得给我搞成两页吧
我

这年头还有HR的会耐心去看10页的简历嘛?搜索枯肠良久,憋出了一页半不到。然后灵机一动,把字体放大了两号,就变成将近两页啦!
中介表示狠高兴

今天才发现Skype不光可以音频conference,还可以显示一排视频!太强大了。
但愿MS接手之后不要搞成除了windows平台之外其他环境都很麻烦。目前Skype在apple的各种平台上都非常好用,我个人觉得好过facetime几个数量级。
Armani Privé
Spring 2011 Couture
这个牌子这季的设计还是很好看的,就是这个特写看了突然想笑。全身照
在这里
老的B router罢工,去microcenter买了个新的N。无数年没买router了,惊讶于价格的下降。趁机重找了个放router的位置,现在可以放在窗口,很强大地,在挺远挺远的花园里也可以上网了!

哎呀真后悔我早干什么去了呀,花园都第六年了才搞online,哈哈哈。
最近日记写得比较少,可能是因为微博玩得比较多。新鲜了几个月,现在有点厌倦了。看看国内动态挺好的,但是发现看来看去好像就这几类的事情,什么食物又有毒啦,哪里又强拆啦,各种激情犯罪啦,城管啦,贪官啦,什么的。还有一类人是专门发吃喝食物图的。还有一类人是专门发美女图的。还有发各种好笑不好笑的笑话的,以及各种以讹传讹的。所以我在上面浪费的时间也日渐减少了。
说国内好脏好乱好热闹是一点都没错,人那么多,能不脏嘛,不乱嘛,不热闹嘛?说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呢,首先国外是个太大的地理范畴,一概而论肯定站不住脚了。有山水的的地方嘛,可能的确不错,人少嘛当然山水就容易保持自然美了。寂寞不寂寞其实倒不是一个外在的fact,而是个内在的心态,所以是因人因地而异的。如果有人在曼哈顿说好寂寞,那就很显然不是因为人少的问题。
(现在花园里开始有点热了,我回家了继续ramble吧,嘻嘻)
Well, almost.
踢了一段时间水,肌肉量、体重、耐力、健康都有了可喜的增长。一般每次踢二三十圈,视身体状态,平均24圈吧。今天可能因为早上遛狗加种地俩小时,完全活动开了,一高兴踢了三十又二圈,心想着25米的池子嘛,32圈正好一个mile耶。当时其实还可以再来几圈的,因为既定目标达到了所以就自满了没再踢。刚才一查,原来池子是25 yards,不是米,算下来只有0.909 mile。坑爹啊!
Grado 的
LG原来有个SR60,是个音乐guru推荐的,很旧了。生日帮他升级了一个SR80。我在店里试音室试听,我也不是专业的,只是觉得不错,店主又是很诚的那种人,就买了。LG开心地用了几周,赞不绝口。我刚才终于拿来听了些歌,bass和treble果然都很爽啊!赞!!!
顺便,我去的店是在harvard sq.的Garage里的Audio Lab,独立小店,开在那很多年了,很好,价格也跟网上买没区别。
童鞋们记得take a break散个步买个咖啡啥的
最近坚持游泳了一段时间,主要练踢水。其实因为这样就可以脑袋不下水,就不用戴游泳眼镜,就不会压出黑眼圈来。今天,今天啊今天,看到坚持锻炼的成果了,warm up以后我竟然可以大幅度提高踢水的频率,酱光踢水就居然比隔壁泳道一自由泳的老奶奶快,超有成就感啊!我游泳可是出名地慢啊。不过踢的频率高还是满累的,连胳膊一起上的话估计换气频率不好掌握。
顺便问一下游泳的童鞋们,你们有没有被游泳眼镜压出黑眼圈的烦恼?没有的话说说游泳眼镜的牌子种类?我为这个问题烦恼很久了,都打算带snorkeling的脸罩去了,酱会不会被救生员嘲笑啊?
以前iPad1加了case放在我很喜欢的一个小包里
正好就是扣不上扣子
现在iPad2加新cover放到这个小包里
正好可以扣上扣子
When two beautiful things come together,

今天即兴发挥的,营养又美味,受到强烈好评,记一记免得下次发挥不出来了
原料图都贴在下面。另加油葱水。
一个锅烧水。水开了把spinach linguine放进去煮。
同时用另一个锅稍微洗一下seafood blend,把calamari都挑出来扔掉(因为胆固醇太高),就剩下shrimp和scallops。倒掉水,用paper towel再吸掉点,上炉子点大火,倒两勺橄榄油,切一根葱末进去,至半熟倒pasta sauce,刚不没过海鲜,加几tablespoon水(用来蒸发),搅一搅。celery茎两根切小块,一样量的毛豆水冲冲按干,倒进锅,搅一搅。滚了换中火,撒很少一点点辣椒末,一小撮海盐。搅搅收干到pasta sauce本来的稠度就关火。
这时候面条也好了,捞出来装盘,将海鲜sauce盛在面条上。serve。enjoy!

苦等八个月
昨天去排队买了iPad2
拿到手里
摸着
没有买第一个时的兴奋和激动
有的是淡然的
温暖的喜悦
亲爱的
你回来了

Athens
话说离开方方的柏林,一到雅典,心情便很释然,不方的,不规则的,弧线的,甚至乱七八糟的,都感觉舒服多了。不少建筑阳台上都有斜搭的遮阳棚,看来这个地方阳光很充沛。事实证明这里的sun dried tomatoes非常好,太阳够大啊。
雅典比柏林暖和多了,二月好像波士顿的五月,很宜人,不过夏天的白天据说很不宜人,潮热得啥也没法干,所以六七点吃午饭十一二点吃晚饭,久而久之成了全年通用的时间表。
先写主要景点吧,大柱子们。虽然在去的飞机上努力预习了,很多柱子的名字还是妹搞清楚。去雅典的游客必定会去看the Acropolis了,中文好像叫卫城--此处感谢我的小迷糊表妹,让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个中文名字。卫城顶上,那个大的叫Parthenon,底下那个美丽的大理石剧院叫Odeom of Herodus(现在是露天的剧场,古时候是有盖子的剧院来着),其他名字都不记得了,希腊语不是盖的。
英文有句俗语叫 It's all Greek to me.,表示文字或者含义艰深啥的看不懂。那希腊人自己怎么办呢?我笑死了,俩希腊朋友说,他们会说 It's all Chinese. 真的!
希腊朋友说最好是一清早上去看Acropolis,光线美,游客也少。无奈我早晨就是起不来床,只好中午混在游客群里看看了。
柱子和神庙不如想像中的巨大,但还是非常壮观的,尤其是山头上的建筑全部是大理石的。雅典那边一定盛产大理石,酒店边上马路牙子都是大理石的!Parthenon还在不断的修复中,吊车脚手架啥的很人情味地都漆成了乳白色,好不要太显眼,其实还是满显眼的,不过总比红的或者绿的好些。
造神庙的那帮公元前几百年的古希腊人,据说精通几何美学和视力错觉,巨大的柱子们上的竖直线条,看似平行线,其实是有点鼓出来的弧线,继续延伸上去会相交的,这样眼睛看上去才会觉得是直线。要是平行线上去,眼睛看上去就是凹的。神奇吧。我虽说不得要领,看不太明白,但还是很崇拜久远以前,相当于春秋战国年代吧,那些造大理石神庙的工匠们。近看还发现,柱子其实都不是一根头站着的,而是一截一截的柱墩子累起来的。在严格的特定弧线条件下,每截大小都不一样,都要对准,花纹都不能歪,不能鼓或者瘪,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做工实在是很牛。既然我谋了多年PM的营生,也顺带崇拜一下工头们。就象其他很多古代的建筑遗迹一样,看到都感到,awe就一个字。
夜晚的Acropolis用泛光照亮着。在山脚下的小饭店和LG和表妹和希腊朋友们一起,吃着好吃的希腊菜,看看窗外的千年卫城,这个moment,实在很precious!
说到吃的,在屯里我本来就满喜欢希腊餐,到了雅典是老鼠落在米缸里了。gyros,feta cheese,souvlaki,baklava,吃得不亦乐乎,比在柏林还开心呐。立志回家了要做这个前菜:用filo包了feta,煎煎,撒芝麻,浇蜂蜜。yummy!
可惜feta cheese只能吃新鲜的,不能带。希腊朋友很贴心的买了我同样赞不绝口的sun dried tomatoes送我,感动死了。
顺便提一下雅典的水,水质非常好,自来水绝对不输给这边的瓶装poland spring啥的,俩希腊朋友都觉得很自豪。的确很干净很好喝。
希腊人食物中肉的比例很大,各种肉。那天我兴致勃勃地去看雅典的central market(在雅典兜小菜场喽!),真正领教了肉食比例大的含义。大概两个block都是纵横交错的肉市场,肉铺密集程度快赶上上海的七浦路了,一路满眼都是新鲜的牛肉羊肉鸡肉兔肉还有不知道啥肉,各种cuts,无数铺主的卖力吆喝,无数顾客熙熙攘攘穿梭,文字根本写不出进去菜场被360度强烈视觉听觉气味环绕的感觉的万分之一。我拍了video,但是video也只能显示那么一个维,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体会震撼。
希腊店主伙计都是相当的热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兜菜场的游客不多(那我岂不是很变态)。他们看到我们也会起劲地用希腊语吆喝卖肉啥的,可我们看上去像是会买的顾客吗?表妹长得可爱,经常被伙计拦住问话,我一路拍video拍着拍着就得回头找人。还有好多伙计没有见过ipod touch,超外向,直接凑过头来跟我一起看屏幕,看拍的啥。还有问我多少钱的,打算直接掏钱买下来一刚,太奔放了一点吧。。。
不少铺子有倒挂着的剥了皮的小动物,挺长条的,我心想不会是黄鼠狼或者ferret?好exotic啊。后来问了,店主伙计都不会讲英文,比划半天,后来伙计两只手竖到头顶上,还前后招招。哦,lapin!rabbit!我说。他们乱点头。这才注意到吊在顶上的后腿没去皮,白的毛茸茸的,有点吓人哦,这个兔年很暴力的说。对剥了皮的兔肉我第一反应居然是个菜单上看来的法语单词,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生熟有别?哈哈。
出了肉市拐角是些干果铺和香料铺,堆得满铺子的各种果仁,认识的不认识的,多半不认识,还有各种spices,我完全不知道可以干啥用,后来终于在门口一只木桶里看到认得的熏衣草,挺大一小袋只要一欧,高兴地买了两袋带回家送给婆婆。在铺子前我和表妹都忍不住想打喷嚏,香味太结棍了。买的熏衣草装在表妹背包里,她回酒店后一晚上楞是没敢开背包,哈哈哈。
旅游指南上写到了鱼市,我就好奇怎么只看到肉市呢。我一边拍录像一边嘀咕,怎么还没看到鱼市呢,就看见一个鱼摊,顺着一拐弯进了一个门洞,好家伙,海鲜味和叫卖声扑面而来,即刻将人吞没。
这个鱼市虽然没有肉市大,也有好几个篮球场大了。鱼的品种真叫多,还有很多贝壳类和软体类(章鱼之类是软体吗?)看得我眼花缭乱。大概都是地中海的鱼吧,很多模样看着都新鲜,而且感觉会很好吃的样子。顾客也是熙熙攘攘,很热闹。下次再去雅典的话要专门研究一下哪里的本地小饭馆做本地的鱼最好吃。出了鱼市过街是菜市,可能我没逛全,主要看到很多水果铺,有的铺子有各种olives,亮晶晶的很让人垂涎。然后我们就没继续逛菜场了,看都看饿了。
雅典城四面环山(或者是三面?因为有一边应该朝海吧,汗),城区不大,各景点完全可以腿着看,只是上下坡得厉害。第一天走得腿酸,第二天腿都开始健美了。你看古希腊的雕像,曲线都很健美吧,我觉得是爬坡练的。连牲口都只盛产擅长爬坡的山羊!我们逛完菜场,再往前走点正好是卫城山脚下,不过是入口的反面,当时我们不知道,在个小广场吃了点东西就开始往上爬了。爬半天发现爬反了,还得下来,锻炼了结棍了。又是事前没做足功课的结果。
在小广场和卫城博物馆附近都有乞讨的小孩,和国内的小乞丐不同的是,他们都会拉手风琴,比我拉得好多了(我不会哈),技术上讲不能算乞讨,应该算卖艺吧。我拍了一个小女孩的录像,然后从口袋里随机掏了个硬币给她,正好是2欧的,我也有点心疼啊。结果边上一个拉手风琴的小男孩赶紧也跑过来。来不及也舍不得了。
前面提到过柏林的狗,雅典的算另一个范畴。马路上经常有自由狗走来走去,都有吊牌,据说政府给这些狗打预防针和绝育,雅典市民会喂他们吃的。他们就跟行人一样走来走去,累了随便找个地方一躺,晒晒太阳,渴了可以上喷泉喝点水。我们上Acropolis,有的狗也去走走。最神奇的是,狗会等红绿灯过马路。我看到一只和行人一起等在路边,行人开始过马路了狗也开始走,那只狗还一边走一边朝左边看看是不是有车子。据说有的狗还会自己认红绿灯的!狗的视力好像是黑白的,估计是看灯的位置或者形状吧。这些狗个头都挺大的,估计智商也挺高的,都是城市里的survivers,不容易啊。
我和表妹有次在卫城博物馆门口等人,两只大狗就走到我们身边,趴下休息。我给一只拍完卫城夜景作背景的照片后,去拍另一只,他居然直接躺着翻过来,意思是要个tummy rub,太可爱啦。不过我还是没敢去碰。
说到这种偶遇,还有两个小插曲。一次我们在National Garden边上走,表妹正诗意地总结雅典关键词:橘子,士兵和狗。橘子是因为雅典到处都是结了很多橘子的橘子树。士兵就是穿了像百褶裙一样奇异传统制服的站岗士兵。走着走着,看到前面一个铁门外围了一堆人,一个穿百褶裙的士兵正在踏步,大家都在拍照,我们就去围观了。拍完照他们还聚在铁门外,我们想大概是旅游团要进去参观,那我们也混进去看看好了。后来铁门开了,“游客”们陆续进去,里面也陆续出来更多的穿奇异制服的士兵,他们居然开始互相拥抱啥的。原来是家属见面日哦。。。可我们已经在里面啦,怎么办,硬了头皮继续拍照吧,结果很快被穿着野战制服的士兵发现,给赶了出来。。。事后总结是我们两张亚洲脸blew it,太好认了。哈哈哈。不过希腊士兵好高大好英俊啊。
还有一次就是看到国会广场聚集了很多防暴警察,就是带头盔面具,拿盾牌的那种,广场前的路也封了。联想到地中海对面的动荡局势,还有之前听说很多非法移民可以直接从地中海游泳进希腊的故事,我就紧张了,问希腊朋友怎么回事。没想到,朋友淡定地说,哦,是个protest,天天有的,我们得绕下路。就酱。我FT。
去雅典前好像对希腊的印象是旅游照片里那种白墙蓝顶,衬着蓝蓝的地中海。到了雅典一研究,发现原来那是在Santorini,从一小时远的港口小镇乘快船都要6个小时,从40分钟远的雅典机场乘飞机大概一个小时。这次是来不及鸟,为什么事前不好好做功课呢!咳!
是不是雅典也写成话痨了。。。好在我们终于开始踏上了归途。。。
话说之前很让我兴奋的在LHR转机,事实证明是一个刻舟求剑的错误。最想买的一个品种Fair Trade and Organic Darjeeling,居然就是没有了。其他品种,出了很多新的。唉。为什么老是变来变去呢。还是KPM的经典款式好,生产了几十年了,我当时只买了两个盘子,就是心想万一砸了一个总是可以让LG下次再去买个一样的补上。
然后就回家了。在柏林和雅典的几天,出次太阳都显得那么弥足珍贵,要说还是咱波士顿好,一回家就赤裸裸的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啊!心情太好了!
我属于老鼠不藏隔夜食的,一到家便把买的盘子碟子拿出来洗干净,KPM盛泡饭,Meissen盛酱菜,很有回家的感觉,很好很完美!哈哈!
楼下也会贴个雅典的小电影,还是我做的,实在没人帮我做啊,呵呵
Berlin
随便写写这次的旅行,没啥头绪和顺序,想到哪写到哪,就给大家娱乐娱乐。吸取前几次旅行的教训,不及时写的话,以后不光写的欲望没了,连想写啥都不记得了。
这次去柏林和雅典转了转,不知道算不算把今年NYR的指标就用完了,哈哈。
经马德里转机到柏林。马德里机场满好看,房顶又大又美丽的弧线,鲜艳的颜色,令人想到Gaudi的风格。转机时间短,在机场暴走时看到zara和mango的店,只能路过,于是很惦记,很不舍。这个还有后话了。
出了柏林机场,一路上看风景看得我很压抑,也不晓得是我的时差,还是阴沉的天气,还是满眼灰秃秃的无比整齐的方格子建筑。后来发现是方格子建筑的问题,因为离开柏林的时候已经没时差了,还是一样的感觉。灰秃秃的格子实在太整齐了,从鲜艳和圆弧的马德里机场瞬间移动到柏林,一条马路上一眼望去就是排列整齐的方建筑,建筑上排列整齐的方窗,唯恐不够,窗外还要加一圈厚方框。既没有弧线,也没有斜线,还没有色彩,很格子很规则,脑神经还来不及掉头就给压抑住了一刚。
对德国历史了解不多,旅行前恶补了一下,很多名字还是记不住也搞不清楚。看到有些年代久远的大建筑,也是无比的公整,偶而见到门窗顶上架的两条三角边也那么压得重重的死死的,真是佩服设计师。要说花纹,有很多画在方格子里的,繁复精致,大都很对称很几何那种。还没开到酒店呢就仿佛被德国皇权和希特勒的云雾给弥漫了一下下。(我后来乱联想的,德国人和中国人合作愉快有年头了,是不是因为两家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浸着久远的从上到下的hierarchy服从文化。美国的结构就相对平很多,if you know what I mean.)
当然柏林也有很多其他风格的建筑,后来有看到,尤其新造的建筑,终于有了很多不规则的形状,让人舒缓很多。不过柏林建筑给我主要的印象就是,方,硬,整齐,压抑。后来到了雅典,才发现哪怕只是多个阳台也马上能好很多。
对格子抱怨完毕,该写正文了。
据说往年这个时候的柏林,天气一直阴沉的话,还算好的,还经常雨雪结冰啥的。柏林不像波士顿会及时撒盐扫雪,那边的冰雪靠自生自灭,sidewalk不好走,时常会看到路人摔惨了。这次我还算运气相当好,一周里面就飘了两次零星小雪,没下雨,还有四天有太阳。一出太阳,压抑感就少很多了。不过二月的柏林实在是很冷。本来以为咱从波士顿过来的,啥冷没经过,结果在柏林还是冻到了,郁闷。
我去干什么的呢?嗯,围观电影节呗。作为一个并不爱看电影的人,说我去看电影,实在是很勉强。其实让我enjoy的还是看个大热闹,哈哈。柏林的群众对于电影节,热衷非凡,N个影院N场电影,场场满座,口碑好的电影,票子都是早早卖完。有些为了电影节而造的影院,相当grand。我去看的第一场电影,就是个普通电影,一进去就服贴了,屏幕好像boston common的那块IMAX,够大!爽!我就是喜欢大屏幕啊!!那场我进去晚了,只能坐得很靠前,观看时感觉自己就象一直小苍蝇,在主人公的下巴附近叮着,下巴是看清楚了,眼睛眉毛啥的都在视野范围以外了,只能靠转脖子。还好座位是为高大的德国人设计的,够大够舒服,脑袋乱转也都靠得到。
口碑很好的3D电影PENA,去看的观众之多,之急切,哇,进场的时候好像五一节的外滩,前胸贴后背,那叫一个涌啊!这还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吗?我都很害怕会发生踩踏,那可就完蛋了。门口干脆都没人检票了,3D眼镜也来不及发,靠自己去箱子里抓。晚进场的,有用跑的,有跳座位的,有占座的,有呼朋唤友的,热闹非凡。放映前导演wim wenders意外出现,给了观众一个大惊喜。老人家N年没有卖座片了,这次一鸣惊人,好多人说这个片子会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觉得也是,真的很不错。
可能习惯了美国电影的节奏,看电影节上一些欧洲片,沉闷拖沓,直想睡觉。可怜的表妹,为了练德语去看德语片,结果第一个都讲法语,第二个基本不讲话,第三个,也是我拉她去看的,三个主角,一个老爸尽躺沙发上睡觉,一个teenager儿子反叛期没话说,一个女人始终在休克中。不服不行。每次我们快要睡着的时候就有狂响的音乐突然介入,吓醒--睡着--再吓醒。看了半小时我们俩意见一致:走。表妹语录:怪不得赵氏孤儿和山楂树之恋能上柏林电影节啊!笑死我了。
当然其实没有表妹说的这么夸张,好片子还是不少的,就是票子难买,要早上七点多就顶着寒风出门去排队,我实在是做不到。这次奥斯卡奖的The King's Speech也有去,我的吊牌可以去press room围观colin firth,很久以前bridget jones‘ diary的时候我还满粉这个SG的,觉得好帅啊。这次不知道为啥就是没心情。反正他也老了,反正网上专业记者拍的照片多得是,我也没必要自己去拍啦。话说这个电影我们弄到了两张票,结果迷路搞迟到了,电影节基本都是满座,开演了就不让进场,我俩郁闷极了,改去大吃了一顿。
在一个上海电影节的人办的的招待会上,和一个小女孩儿擦肩而过,觉得长挺好看的,还挺脸熟的。回头才想起来那不是周冬雨嘛。她穿了个绿色的小礼服,往成熟里打扮着,脸比山楂树里瘦好多,皮肤嫩嫩的真的像瓷娃娃一样,真cute,真年轻,真好。看看我表妹长得跟周冬雨有点像,特可爱,这么捣哧捣哧的话,好看程度肯定也不相上下。女人可不就靠打扮嘛。
女人逛街了没?逛了。但是大城市里连锁店太多,全球化让旅行中的逛街变得了无趣味。之前在马德里机场,还觉得没在mango和zara的欧洲老家逛逛,挺遗憾的,原因呢就是得不到的才是美的。柏林大街小巷,zara,mango,H&M,密集程度赶上波士顿的星巴克了,clustering战略也实施得太淋漓尽致了。最要命的是式样也和波士顿的店一样啊,真的很没意思了。当然其他本地特色小店也有一些,boutique一条街,但是柏林总之不是一个逛衣服的地方。哦对了,今冬满柏林鞋店的尽是有点军靴味道的那种很长鞋带来回绕的平底中帮靴,我因为没带缓和的走路鞋就买了一双穿着最舒服的。想起来大学里穿了重重的军靴被迫踢着直腿走路的日子,哈哈,怀旧哦。买的这双很轻了,又加了羊毛的鞋垫,终于在冻人的柏林感到鸟一丝温暖。打折才29欧,爽。
在柏林街上有一个奇怪的感觉,好像大家都喜欢穿黑衣服。柏林的人瘦瘦高高(和美国人比),满街都是黑色外套,有次在人堆里找穿着黑外套的LG,真的累死个人了!我带的两件外套,一件白,一件橙,经常被人看,感到好格格不入啊,都是事前没好好做功课的结果,LG就知道从里到外一身黑。但是后来我猜想知道为什么黑色最多了,一是的确比较stylish,欧洲嘛,二是柏林是大城市,灰尘较多,不像俺们屯这个小地方干净,黑衣服会耐脏。偶的两件外套换着穿,只一周就觉得很脏了,回来都得马上洗。
后来还去了驰名的KaDeWe百货商店,喔Kay...,一楼就是那几个包包手表化妆品的全球大牌,二楼的衣服除了几个全球大牌还有一些欧洲的大牌,三楼没逛,时间短直奔四楼瓷器层,倒是还挺有特色,一个楼面的各种精致瓷器,多是德国老牌,看得比较爽,耶~~~~ 去得比较晚最终没来得及买啥,也因为之前已经买了KPM和meissen,欲望就小了很多。在这层最喜欢的还是我家茶壶的主人dibbern,我的茶我的茶,很喜欢那只花杯子,只是不觉得有必要这么远扛回家了。一路看一路跟表妹讲解外国瓷器的种类(因为对中国的了解不多),讲得表妹一愣一愣的,虚荣心得到鸟满足,卡卡。德国的procelain的确有两把刷子,很赞。fine bone china还是英国和日本走在前面。
顺手把瓷器经历全写了吧。LG说柏林距离以瓷器著称的Meissen小镇不远,本来打算乘火车去pay一下respect的。碰到一老柏林说,啊,没必要,在Kudamm(一闹市区)就有Meissen的outlet。听他这么一说,我立刻心下狐疑,马上问他这个是不是很touristy的地方啊。他很保守的,不承认,我追问好几次,最后看我心诚,终于吐露了心声,说,你真的into迫册浪啊(porcelain的德语),还是去KPM吧,别去meissen了。KPM!之前功课没做好,居然不知道KPM就在柏林一刚。我按他说的找到了KPM的店和museum,下了地铁一路走过去,小心肝竟然扑通扑通的跳一刚,乱鸡冻个P啊。看下来,KPM果然是柏林瓷器中的战斗机,我这个也想要,那个也喜欢,最喜欢那几只温顺娴静美丽的兔子,和那个超有attitude的小人人。最后我很节制地只买了两只家里缺少的深盘,提出门心满意足。他家的服务也非常非常好!
这时已经五点多了,我犹豫要不要去看Meissen,离KPM也就一站地铁。虽然手里提了俩盘子挺重的,但还是决定不回酒店放好,直接去看节省点路上的时间。找到了他家的店,厚着脸皮提了KPM的袋袋进去了,心想我是游客我怕谁。当时店里没啥顾客,一男店员居然从里面走出来到门口,直接等着拉门让我出去一刚!我从汗颜到气愤,楞是在这个不大的店面里转了五六七八圈。其实乱转的主要原因是觉得应该买点纪念品,但转来转去也看不到啥喜欢的,可不就是货比货的结果嘛,如果没有刚刚看过超精致超大气的KPM,我也会觉得Meissen很不错。但是看过以后,总体感觉就是比较乡土,设计比较普通,做工比较随便。问题是价格竟然还不比KPM便宜,有的东西甚至更贵。最后我还是买了两只可爱的小小碟带回来了,也不知道自用还是送人,买了再说,游客都这样,哈哈。其实呢,我觉得,咱景德镇应该直接在隔壁开一家outlet,就用一样的报价,肯定也能卖得挺好。
出来后乱兜,在店后面有个小广场里发现一对巨大的鸟笼,里面好多鹦鹉一类的鸟,各种颜色的很好看。我是顺着唧唧喳喳的鸟叫声给吸引过去才发现的,走到面前的时候就变安静了,我一离开又聒噪了起来。鸟儿也挺好玩的。可晚上这样露宿室外不会冷吗?
一下罗嗦这么多,我喝口水先。写柏林游记居然先写了一堆商店,才想起来写DDR啥的,可见我的priority,汗。对的,到柏林怎么能不去看那面臭名昭著的曾经的墙呢。大部分早拆了,小遗迹还满多的,有名的checkpoint charlie当然去看了,全是游客,冒充美国大兵的收钱摆泡势,两欧一照。边上一个柏林墙博物馆还满有看头,这个馆从墙竖起的第二年开始建立,收集展品,一直到墙倒的时候。看到那时的人们为了自由,而冒生命危险去翻墙的很多实物,图片,文字,很沉重,很悲凉。历史就是这样,任何人都应该引以为鉴,勿蹈覆辙。我想,任何事物都是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的,要是放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当年翻墙的很多办法肯定是行不通了,什么躲箱子里,X光一照就出来了,要是再造这样一堵墙会是怎样的杯具啊。往好里想,或者这样的墙根本就没可能造起来了,是不是。不过中国现在的GFW能不能算有一拼呢?外面的可以进去,里面的不让出来,靠自己翻,酱。还是我联想太夸张了,发散性思维太发散了。
就在一条热闹的大马路边上,有一条没人走的小路,静静地杵着一幢罕见的东德遗存岗楼。这么静谧,显然不是一个游客景点。我是由LP的app找到它,在LP里也是隐藏得很深啊。因为小路上四下无人,因为冬天的冷风吹着没有树叶的树枝,因为四周就是风格严肃的东德建筑,因为岗楼每扇窗户下面都有一个架枪的洞,也因为我自我恐吓的能力较强,所以在举起相机的时候,后背稍稍有点发凉的说。这样的岗楼,加上士兵,加上军犬,加上高墙,加上铁丝网,加上自动射击器,要去翻墙,是需要多强烈的愿望和勇气。让我先在这沉默半分钟,肃静一下。
之后几天去看了east side gallery,这个也是游客景点了,不过还是满好看的。是墙的一部分没拆,墙的东侧供艺术家们发挥,成为一长面mural了。好像到92年底画完的,不知道有没有记错。有些画相当有意思,摄影留念了。另外墙上有不少中国游客的到此一游作品,你说咱怎么不能玩点新花样呢?比如写写自由万岁,柏林人民好样的,我爱生活啥的也好啊。有不少人在日本画家画的那幅上留下骂人文字,中文的,就在柏林墙上,比较冷,比较无语。
还有些主要旅游景点都去了,Brandenburg Gate,Reichtag,啥啥的。Reichtag只能外面看看,据说去年11月有恐怖袭击预警,就不再对普通游客开放了。那个欧洲被杀害犹太人纪念碑,或者应该叫纪念林,给我印象很深刻。走进去里面,真的有一种身陷囹圄的强烈感觉,只能看到很窄很窄的范围,完全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撞上谁,或出现什么,走出来的时候真的感到relieved。据说这个纪念碑/林的艺术品的建造,当初在柏林市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我觉得这个做得真的很好。对面还有一个同性恋纪念碑,一个小小的方房子里面播放着热恋情人的无声电影,看了满感人的。
说说交通吧,柏林从机场到地铁到公交车,之精确,之有效率,非常之impressive。TXL机场的设计真让人赞叹,机场入口一个大显示屏,出租车司机可以在那稍停,实时看航班的时间和登机口编号。最牛的是,候机楼是一个圈的形状,每个航班的安检就在check-in背后,登机口就在安检背后,从check-in到登机口不过十来米的距离!这也太方便乘客了!虽然我去过的地方不算多,在每个机场拉着箱子暴走也早都习惯成自然了。这次看到这么有效率的机场,觉得实在太牛X了,一定要狂赞!
转地铁的站头里面,对Hauptbahnhof这站印象满深,第一次经过的时候都觉得有点像科幻片了,上上下下,空间很立体的说。地铁啥的都有很精确的显示屏,不过这个上海也有,不稀奇了。公交车上的站头图都写得很清楚,每个站头还有编号。作为不懂德语的游客,我觉得出行很方便!各种五花八门的地铁和公交车和火车票种,我和表妹研究良久,发现都算得很精确。以小见大,难怪德国在萎靡不振的欧元区经济稳固一枝独秀呢,呵呵。柏林乘公交和地铁都没有检票口,走进去就乘,买票全部靠自觉。当然有查票的,无票乘车给查到大概会罚得挺厉害吧。我猜想也许因为市民都很自觉,很守规矩,所以柏林这个城市能运转得很好,连晚上都很安全。
德国人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很守规则,没有啥通融的讲法,一是一二是二,这个在我办签证时就体会到了。虽然当时觉得不爽,后来慢慢发现这样认真的态度,对于社会发展也许还真是个优点呢。比如前面提到的电影开场后绝对不让进的事情。后来还有一次一个看着不错的印度电影,不是迟到,是排错队耽误了,也坚决不给进,说是爆满了。(结果我们再三要求下,给换到了对面一放映厅,也是印度电影。带了小小的表妹进去,看到后来谁知道尺度也太大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跟表妹爹妈交代了,悲催啊。)唯一觉得奇怪的是,问过几次路,柏林人给指啥方向的都有,太不靠谱了,还是地图好用。
后来去参加了一个party,看门的也是很认真的invitation only,不拿invitation门口根本别想进去。party是在原东德的一个大概是厂房改建的俱乐部,据说墙倒以后这种改建很多。外面看上去黑漆漆满萧条的样子,我还怀疑走错地方了,里面倒是热闹得很。有一间屋是dance floor,俩DJ带着人群,扭得兴高采烈,我也老胳膊老腿,混在美丽的年轻人中间潜伏了一把。上次跳舞的时候还在读大学吧,汗啊,一晃这么多年了,岁月不饶人啊。感到柏林的DJ水平不错,混的音乐相当国际,满喜欢。我们几个屋乱转转,最后打算撤的时候,又去那间dance floor取外套,一推门,麦大姐的vogue扑面而来,天哪,偶的高中时代啊。老当益壮,这个可以扭!哈哈哈。
柏林的狗狗们,很幸福,可以跟主人一起上餐馆吃饭,更不要说跟着逛商店了。波士顿很多商店不允许狗进去的,上餐馆更是想也别想了。啥时候改革啊。
说到餐馆,经历还是很不错的。虽说德国貌似除了猪手和啤酒,不以食物著称,在柏林倒是有些满正宗的各地风味餐馆,强烈推荐一个叫petite europe的意大利餐馆,意大利人开的。waiter跟我们直接开意大利语,存心调戏我们嘛,当然他也会讲德语,就是不会英语。表妹会讲一些,我抓瞎。为了菜单上一个德语单词,waiter连解释带比划,最后不得不学起了火鸡,我们三人中德语最强的表妹才“哦,火鸡!",我才“oh! turkey!",我LG才"oh! i see!"。菜都很好吃。tiramisu太棒了,吃过以后觉得以前很喜欢的wholefoods的,有待改进。只是里面用的烈酒太浓太正宗(不是rum,叫啥来着),没有酒量的我,吃了两口就脑袋发晕了,只能眼睁睁盯着剩下的羡慕嫉妒恨。
差不多了吧,柏林一个地方就这么话痨了,该转战雅典喽。楼下会贴个柏林的小电影,我做的。西西
昨天外面积雪还很多,番红花已经从地里冒出新叶了,真是让人感动,眼看春天就要来了。
昨天早上梦见一个久无音讯的老友,上午就接到电话,很意外,满神奇。
下午出门买菜,去Home Depot买了一堆花种回来,又在TJMaxx淘了一堆菜谱和cookie cutters。今年我要种很多花,做很多好吃的!
of coming attractions

偶玩Trade Nations时拿地砖铺的

兔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