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ttawa 沿着417东大约2个半钟头就到Montreal. 出发前朋友说蒙特利尔看不到英文,当地人除非你跟他说英语否则永远是法语;教了几个常用的单词,“笨猪”是你好的意思,“傻驴”是亲近的人们说再见的方式,Mesi是谢谢... 朋友虽然在加国几年可蒙特利尔也是头一回,带着去“异国”探险的紧张我们出发。
车停在saint Laurent(圣劳伦斯河)边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停车买票的时候,售票小姑娘说了声“笨猪”,居然没反应过来,还是朋友很快“笨猪”回去。一路的风尘被清凉的河风一吹即散。劳伦斯河的上游就是千岛湖吧,大河经过蒙特利尔东去入海口。
在港口边闲逛多时,到food chain吃东西。来的时候同事推荐说要尝尝蒙特利尔的smoke meat和一种叫poutin的东西。点了smoke meat 三明治味道不过尔尔,可能我们所点非物?倒是Poutin很好吃,就是炸薯条浇上肉汁gravy和cheese,一客中等分量小胃口的女生肯定能吃得饱了。港口停着从纽芬兰开来的轮船。
吃饱之后,对着圣母院Notre Dame高高的塔尖来到巨大的教堂之下。仰头看上去,天上有云飘过,感觉到建筑在移动,在向下压下来,很奇妙。正门上端慈爱的圣母俯视着大地张开双臂迎接着/拯救着她的子民。买了票进去参观,光线有点昏暗;彩色的玻璃和墙上描绘着圣经故事,可惜我不懂。教堂正厅极高,四处燃着蜡烛,弥漫着怪异的香气。逛了一圈出来,外面明媚的阳光刺了眼。
在教堂附近可以租到马车45加元半小时,车厢装饰有各种风格;高头大马也被打扮得花枝招展。我们上了辆瘦小的亚洲女子赶的车,说是菲律宾人嫁到这里。跟马比起来她的身材很不成比例,跑起来才发现人家是熟手,轮番用英法语发出各种命令,那马也被训练成双语人才。路线是沿着蒙特利尔的老城区参观各种建筑物,记得经过一家叫St.James的旅馆,据说每晚5000美金?如果没听错的话。后来我们很后悔,应该雇个本地人的车才好至少不会让我们听不懂英语。你可以跟驭手一起坐,高高在上,那些豪华车都比我们矮,要给我们让路,威风极了。
从马车上下来,走过两条街就到了唐人街。假日的唐人街熙熙攘攘,生意兴隆,跟波士顿的比起来干净有次序多了。听说不远处有爵士乐表演,买了珍珠奶茶赶过去。
来得早不如赶得巧,International Jazz Festival!下午4点多正有现场秀,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好久没看到这么多人了,好久没听现场音乐会了。大家都站着,跟着节奏晃动着身躯或脚,歌手在卖力的演唱,听不太懂她唱什么,有什么关系呢。卖啤酒的托着大盘子在人群中穿梭,这个场合就着音乐喝酒,微醺着,还需要其他的吗。周边的商场台阶上也坐满了人。
我们是过客不宜久留。女士们要shopping,早就打听好一间叫Simon的大百货公司。走了20分钟,将近5点的时候赶到,却被挡驾!说星期天5点关门!!!这是什么百货公司啊?夏天9点天才黑,这么早就拒客于门外,没头脑...
好吧,我们也逛累了回去吧。路过一群南亚装扮的妇女身边,树上还挂着一男子的图像,仔细一看,原来是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那男人是猛虎组织的已故领袖叫什么来着?在呼吁给泰米尔人生存的权利。她们吃着咖喱饭,用手抓着。
对了,还看到那奇怪的公寓楼,就是那个不是四四方方而是奇形怪状的,据说每套房子都能看到东西南北就是看不到邻居。
别了,Montreal,我喜欢你,下次再来。
Montreal 蒙特利尔 7/16/2009 00:35
Gatineau, 魁北克 7/13/2009 23:08
Gatineau--渥太华对面的一个城市,我们去那里主要是有个Park,里面有一系列的湖和加拿大第十任总理Mackenzie King的庄园。
过了渥太华河来到魁北克地界就能看到一堆的法文,标志一般都是英法并列;Road在法语里好像是chemin,street是rue,stop是arret,North也是N打头,South是S打头,East也是E打头,West是O打头;所以那路牌都比较长chemin ××××××× road..., 在正式的路名之前有的还有De La 之类的,不知道什么意思。
Mackenzie King 是加拿大第十任总理,当选3次共22年到二战后的1948年才离任,50年去世。被称为加拿大最伟大的总理。
到了庄园门口,收费的说“我要下班了,不收钱了,你们进去吧”,呵呵,给公家做事就是舒服。庄园占地面积很大,大致分了两个部分。森林茂盛,灌木丛生,其间点缀着一幢幢的低矮的房子。以现代的观点看不算奢华,房间里的床都很短可以看出前总理是个矮子;设施看来比较简陋,四脚的浴缸,洗脸池,打字机,电话,沙发,长桌子,在在反映出主人是个清廉的政治家。庄园的空地上有一些象残垣断壁的雕塑,用来照相是不错的,可当初设计的本意是什么却不得而知。
看完庄园,顺路去Pink Lake (法语的湖是Lac)。山间的公路在树丛中弯来绕去,全是绿色,看多了略显单调,是了,应该秋天的时候来,层层叠叠不同的颜色车行其中犹如长长的画卷不断展开。单车道,我不赶时间所以见不得有车在我背后给我压迫感,屡屡让在路边请后车先过,我再悠游。
这Pink Lake并不是因为湖的颜色得名,是因为发现她的人姓Pink。相反湖水是墨绿色的,正值夏季那颜色并不明显,朋友说秋天的时候湖水在枫红的衬托下象遗落人间的绿宝石。看介绍说湖深20米,水深13米以下是无氧的环境保留着史前的遗物。
这公园里还有其他的一些湖,有时间的话做个Hiking是个不错的场所。
过了渥太华河来到魁北克地界就能看到一堆的法文,标志一般都是英法并列;Road在法语里好像是chemin,street是rue,stop是arret,North也是N打头,South是S打头,East也是E打头,West是O打头;所以那路牌都比较长chemin ××××××× road..., 在正式的路名之前有的还有De La 之类的,不知道什么意思。
Mackenzie King 是加拿大第十任总理,当选3次共22年到二战后的1948年才离任,50年去世。被称为加拿大最伟大的总理。
到了庄园门口,收费的说“我要下班了,不收钱了,你们进去吧”,呵呵,给公家做事就是舒服。庄园占地面积很大,大致分了两个部分。森林茂盛,灌木丛生,其间点缀着一幢幢的低矮的房子。以现代的观点看不算奢华,房间里的床都很短可以看出前总理是个矮子;设施看来比较简陋,四脚的浴缸,洗脸池,打字机,电话,沙发,长桌子,在在反映出主人是个清廉的政治家。庄园的空地上有一些象残垣断壁的雕塑,用来照相是不错的,可当初设计的本意是什么却不得而知。
看完庄园,顺路去Pink Lake (法语的湖是Lac)。山间的公路在树丛中弯来绕去,全是绿色,看多了略显单调,是了,应该秋天的时候来,层层叠叠不同的颜色车行其中犹如长长的画卷不断展开。单车道,我不赶时间所以见不得有车在我背后给我压迫感,屡屡让在路边请后车先过,我再悠游。
这Pink Lake并不是因为湖的颜色得名,是因为发现她的人姓Pink。相反湖水是墨绿色的,正值夏季那颜色并不明显,朋友说秋天的时候湖水在枫红的衬托下象遗落人间的绿宝石。看介绍说湖深20米,水深13米以下是无氧的环境保留着史前的遗物。
这公园里还有其他的一些湖,有时间的话做个Hiking是个不错的场所。
渥太华 7/09/2009 23:06
7月4日上午,独立日;渥太华国会山。
渥太华市中心周六周日有免费的停车场,我们停在world exchange plaza。离国会山很近,2,3条街而已。
正赶上皇家卫队进行每日的换岗仪式。厚黑的熊皮帽,红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大头皮鞋。军官披着绶带。有皇家乐队演奏军乐。节奏很缓慢,朋友看过多次都不耐烦了,我是第一次觉得蛮有意思。军官煞有介事的检查着卫队端着的枪,从刺刀尖看到枪尾,每个士兵都检查过去;然后转到士兵身后,从头到脚看一遍,一步一顿。态度庄重得让人觉得滑稽。还不时大吼着各种命令。其时国会山的建筑物正在维修,有两个工人和着乐队的节拍,模仿士兵的动作在边上表演起来,还跳起了舞,围观人群的注意力都被他们吸引过去,哈哈大笑起来。
因为是美国的独立日,乐队还演奏了美国国歌以示尊重(?)。加拿大的国庆日在7月1日。操场上的仪式结束,士兵列队鱼贯而出在大街上正步行进,这才看清他们的帽子有多厚,有些帽子的毛几乎遮住了士兵的眼睛,难怪他要仰着头走路。行列中有不少的女兵,娇小的身躯被军装裹着显得飒爽英姿。
周六游客很多,朋友带了她的漂亮的贵宾犬出来;那狗俨然成了明星,好多人给它照相,主人骄傲极了。
国会山背靠着渥太华河(?),河对岸就是魁北克省--说法语的分离主义者,一直企图独立出去可一直没有成功。渥太华是个不大城市,街道很整洁,绿化很好。父亲前几年曾到访过加拿大,他的印象是渥太华不象个首都。据说加拿大联邦机构是渥太华最大的雇主,朋友也在其中供职。
回程我们沿着渥太华的运河一路开下去;说是冬天的时候运河封冻了,就成了城市最大的溜冰场,很多人溜冰去上班既快又不堵车还环保。
下午过河去魁北克省的Gatineau。
渥太华市中心周六周日有免费的停车场,我们停在world exchange plaza。离国会山很近,2,3条街而已。
正赶上皇家卫队进行每日的换岗仪式。厚黑的熊皮帽,红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大头皮鞋。军官披着绶带。有皇家乐队演奏军乐。节奏很缓慢,朋友看过多次都不耐烦了,我是第一次觉得蛮有意思。军官煞有介事的检查着卫队端着的枪,从刺刀尖看到枪尾,每个士兵都检查过去;然后转到士兵身后,从头到脚看一遍,一步一顿。态度庄重得让人觉得滑稽。还不时大吼着各种命令。其时国会山的建筑物正在维修,有两个工人和着乐队的节拍,模仿士兵的动作在边上表演起来,还跳起了舞,围观人群的注意力都被他们吸引过去,哈哈大笑起来。
因为是美国的独立日,乐队还演奏了美国国歌以示尊重(?)。加拿大的国庆日在7月1日。操场上的仪式结束,士兵列队鱼贯而出在大街上正步行进,这才看清他们的帽子有多厚,有些帽子的毛几乎遮住了士兵的眼睛,难怪他要仰着头走路。行列中有不少的女兵,娇小的身躯被军装裹着显得飒爽英姿。
周六游客很多,朋友带了她的漂亮的贵宾犬出来;那狗俨然成了明星,好多人给它照相,主人骄傲极了。
国会山背靠着渥太华河(?),河对岸就是魁北克省--说法语的分离主义者,一直企图独立出去可一直没有成功。渥太华是个不大城市,街道很整洁,绿化很好。父亲前几年曾到访过加拿大,他的印象是渥太华不象个首都。据说加拿大联邦机构是渥太华最大的雇主,朋友也在其中供职。
回程我们沿着渥太华的运河一路开下去;说是冬天的时候运河封冻了,就成了城市最大的溜冰场,很多人溜冰去上班既快又不堵车还环保。
下午过河去魁北克省的Gatineau。
从波士顿到渥太华-加国初体验 7/08/2009 23:38
7月3日一早,一家人,开着我的RAV4踏上了从波士顿到渥太华的行程。原先在google上得到的行车方向是I-93转I-89从vermont出境,而按照GPS的指引我们从I-90转I-81在纽约州出境,因为那是最快的。
整个旅途大约9.5小时,包括途中休息3到4次。在美国境内约7.5小时,可见渥太华多靠近边界。我们是在千岛湖(1000 islands)海关过境的,到过千岛湖的人应该都看过那横跨美加的大桥,那就是我们经过的。过境前到免税商店买了烟酒(每个成人一条烟,一瓶酒或一箱啤酒)带过去。接待我们的加拿大海关人员是个小姑娘,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去干什么,给朋友带了什么,打算呆几天等,看了看证件就放行了,不用护照,很快。我们那叫一个后悔:什么都没带!早知道这么宽松该多带些东西给朋友的,她可是好长时间没吃到家乡的东西了。
进入加拿大,开车人首先不适应的是公里/英里的转换。加拿大是实行公制的,速度距离都是以公里为单位,所以看到人家的60,100之类的别忘了后面跟着的是KM,不是MILE。I-81接加国的公路是401,单向只有2车道,而且路面比较窄,路况也不如美国这边的,颠簸比较厉害。最高限速100KM, 太慢,可是在他国不敢太过放肆免得麻烦,把时速定好巡航。加国的车辆一部一部超过去,连truck都超,他们起码开110KM/h.
加拿大确实人少地大,401转416,一路上除了几处散落的牧(农)场,根本看不到集中的城镇,都是大片的草原和森林。差十几分钟就要到目的地了还是看不到居民的房子,害得我们一直怀疑走错路。以前学的是中国地大物博,看看别人才知道什么叫地大物博。感觉加拿大人开车不太礼让,路边有行人要过马路,车子一般都不停直接冲过去,不象我们这边。
5点半达到目的地。朋友住在渥太华边上一城市是一片安静的新开发的社区,街道不宽,双向单车道而已。她房子是所谓的半独立屋,象我们这里两家庭的姐妹楼一左一右的那种。房子很新,比起波士顿这里的旧房子好多了。
总的感觉还不错,第二天参观渥太华。
整个旅途大约9.5小时,包括途中休息3到4次。在美国境内约7.5小时,可见渥太华多靠近边界。我们是在千岛湖(1000 islands)海关过境的,到过千岛湖的人应该都看过那横跨美加的大桥,那就是我们经过的。过境前到免税商店买了烟酒(每个成人一条烟,一瓶酒或一箱啤酒)带过去。接待我们的加拿大海关人员是个小姑娘,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去干什么,给朋友带了什么,打算呆几天等,看了看证件就放行了,不用护照,很快。我们那叫一个后悔:什么都没带!早知道这么宽松该多带些东西给朋友的,她可是好长时间没吃到家乡的东西了。
进入加拿大,开车人首先不适应的是公里/英里的转换。加拿大是实行公制的,速度距离都是以公里为单位,所以看到人家的60,100之类的别忘了后面跟着的是KM,不是MILE。I-81接加国的公路是401,单向只有2车道,而且路面比较窄,路况也不如美国这边的,颠簸比较厉害。最高限速100KM, 太慢,可是在他国不敢太过放肆免得麻烦,把时速定好巡航。加国的车辆一部一部超过去,连truck都超,他们起码开110KM/h.
加拿大确实人少地大,401转416,一路上除了几处散落的牧(农)场,根本看不到集中的城镇,都是大片的草原和森林。差十几分钟就要到目的地了还是看不到居民的房子,害得我们一直怀疑走错路。以前学的是中国地大物博,看看别人才知道什么叫地大物博。感觉加拿大人开车不太礼让,路边有行人要过马路,车子一般都不停直接冲过去,不象我们这边。
5点半达到目的地。朋友住在渥太华边上一城市是一片安静的新开发的社区,街道不宽,双向单车道而已。她房子是所谓的半独立屋,象我们这里两家庭的姐妹楼一左一右的那种。房子很新,比起波士顿这里的旧房子好多了。
总的感觉还不错,第二天参观渥太华。
Canada我要来了 7/02/2009 18:22
好不容易等到今天,上了半天班就跑了,逃回家。真有点烦了,工作其实还算顺手,只是想离开办公室,来个长途旅行放松自己。
换了花花绿绿的加币,图案蛮简单的,不同币值的钞票一样大小颜色不同。
虽然这些天的天气挺让人讨厌的,可对我们这样要出远门的还算合适,每天一点雨就不用担心花啊草的会枯死了...
Have a nice Long weekend! 想看firework的记得要求个晴天啊。
等我回来再跟大家汇报吧。
换了花花绿绿的加币,图案蛮简单的,不同币值的钞票一样大小颜色不同。
虽然这些天的天气挺让人讨厌的,可对我们这样要出远门的还算合适,每天一点雨就不用担心花啊草的会枯死了...
Have a nice Long weekend! 想看firework的记得要求个晴天啊。
等我回来再跟大家汇报吧。
春药 6/26/2009 18:29
下班去金门买点菜,路过卖参的门口,一小牌上写:
春药
?!
仔细一看,原来是“春参”带草头的那种别体字!
呵呵,电脑看的头晕眼花...
然后又看到侨报上说如今普通话成了新通用语在华埠。我一亲戚30年前从香港来美,只会粤语不会台山话。据说那时唐人街只有一家“中华行”卖国货。她去买东西听不懂老板娘的台山话,被训说“中国人不讲中国话”
口语在变,书面还是繁体字居多。
识繁书简?
我已经会了。
春药
?!
仔细一看,原来是“春参”带草头的那种别体字!
呵呵,电脑看的头晕眼花...
然后又看到侨报上说如今普通话成了新通用语在华埠。我一亲戚30年前从香港来美,只会粤语不会台山话。据说那时唐人街只有一家“中华行”卖国货。她去买东西听不懂老板娘的台山话,被训说“中国人不讲中国话”
口语在变,书面还是繁体字居多。
识繁书简?
我已经会了。
厕所书库 6/22/2009 23:52
大约没几个人不在上厕所方便的时候看点什么。
所以我有个厕所(hereinafter 简为CS以免不雅)书库,其实并不在CS里,在门外的一个小壁橱散放着几本书,闲书,书库算是美其名而已。避免臭气熏坏书本。
当然这类书是有挑拣的,不深奥非英文篇幅短。不深奥很容易理解,谁也不会在方便的时候费神费力去解什么方程(神童除外),要知道一心不可二用看书只是辅助,不过要是喜欢的文字也勉为其难;非英文,上班的时候听够了看够了,在家就再也不想那些东西,也有例外--念书的时候临阵磨枪也不得不搬本大部头以示努力;篇幅短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看完,这是有教训的,有些长篇实在写的好,带进去看一部分,出来心里痒痒的,偏偏还有其他正事要做,只好一遍一遍的往CS跑可以看一会儿...
小时候在县城的机关大院里,那时候还没有住单元房,要跑公共CS。一位熟悉的叔叔是有名的会“煲书”,扯张参考消息或者人民日报可以蹲一个小时以上,还没自动冲水,条件之艰苦精神之可嘉怎不令人肃然起敬!末了还把报纸揉揉软揩干净了才完,那时印刷报纸的油墨还比较初级,看完一定满手黑,所以用于抹PG的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这两天开始看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传奇”,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人平鑫涛(是琼瑶的先生吗),民国57年初版,这版是民国66年。买书的人叫陈奇,可那“陈”字并不繁体,不明白怎么回事。
我是下了很大决心把张爱玲归入我的CS书库的,不知道为什么先前对她有成见虽然没看过她的文字,知道红玫瑰白玫瑰是她的作品;好像三毛的东西,知道有名偶尔看过可让我正经去看又兴趣缺缺。看了几篇感觉还不错,人物描写细腻生动,说的话想的事都很对人物角色仿佛她是人家肚里的蛔虫,场景简单但情节有趣。头一篇是“留影”, 嗨,“留情”!总是想成留影;第二篇是鸿鸾喜。
所以我有个厕所(hereinafter 简为CS以免不雅)书库,其实并不在CS里,在门外的一个小壁橱散放着几本书,闲书,书库算是美其名而已。避免臭气熏坏书本。
当然这类书是有挑拣的,不深奥非英文篇幅短。不深奥很容易理解,谁也不会在方便的时候费神费力去解什么方程(神童除外),要知道一心不可二用看书只是辅助,不过要是喜欢的文字也勉为其难;非英文,上班的时候听够了看够了,在家就再也不想那些东西,也有例外--念书的时候临阵磨枪也不得不搬本大部头以示努力;篇幅短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看完,这是有教训的,有些长篇实在写的好,带进去看一部分,出来心里痒痒的,偏偏还有其他正事要做,只好一遍一遍的往CS跑可以看一会儿...
小时候在县城的机关大院里,那时候还没有住单元房,要跑公共CS。一位熟悉的叔叔是有名的会“煲书”,扯张参考消息或者人民日报可以蹲一个小时以上,还没自动冲水,条件之艰苦精神之可嘉怎不令人肃然起敬!末了还把报纸揉揉软揩干净了才完,那时印刷报纸的油墨还比较初级,看完一定满手黑,所以用于抹PG的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这两天开始看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传奇”,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人平鑫涛(是琼瑶的先生吗),民国57年初版,这版是民国66年。买书的人叫陈奇,可那“陈”字并不繁体,不明白怎么回事。
我是下了很大决心把张爱玲归入我的CS书库的,不知道为什么先前对她有成见虽然没看过她的文字,知道红玫瑰白玫瑰是她的作品;好像三毛的东西,知道有名偶尔看过可让我正经去看又兴趣缺缺。看了几篇感觉还不错,人物描写细腻生动,说的话想的事都很对人物角色仿佛她是人家肚里的蛔虫,场景简单但情节有趣。头一篇是“留影”, 嗨,“留情”!总是想成留影;第二篇是鸿鸾喜。
有点烦 6/19/2009 00:13
年底了,今年要独自处理年终结转心里有点虚,平时对账调账事情又多,根本静不下来,还要跟其他部门扯皮,靠!
7/4长周末打算去加拿大一趟,到Ottawa会会多年未见同学,顺便去montreal看看,我真不明白怎么会翻译成“满地可”,可什么可!据说这时候正是夏季街头表演的旺季,还有脱衣舞也是不可不看的?想到旅行又
,同事讲沿着89号路开车很舒服,风景很好... 期待ing
都6月下旬了还这么凉,估计加拿大会比我们这里温度更低点。
前阵种的玫瑰开花了,红玫瑰,还有好几个花骨朵,不由得哼起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

7/4长周末打算去加拿大一趟,到Ottawa会会多年未见同学,顺便去montreal看看,我真不明白怎么会翻译成“满地可”,可什么可!据说这时候正是夏季街头表演的旺季,还有脱衣舞也是不可不看的?想到旅行又

都6月下旬了还这么凉,估计加拿大会比我们这里温度更低点。
前阵种的玫瑰开花了,红玫瑰,还有好几个花骨朵,不由得哼起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
州长卖房 6/11/2009 22:37
不知道算不算8卦。
看报纸说州长大人准备把他在milton的豪宅卖掉:89年560K买的,现估价1.8M,他开价1.9M。理由是两个女儿长大搬出去了,这房子对他们两夫妇来说太大了;他并没有财政问题;在boston买condo住。房子有5个bedroom,3个半bathroom,9个fireplace(?)
什么时候open house去看看。
巧的是,milton刚通过3.4M的增税计划(property tax);州长大人的房子在新税率下得交23.5K。看来州长大人一方面要全州人民多交税,另一方面却要抛弃陷入困境的地方政府不打算交税了。
我们的town council周二批准明年的预算,有米开锅了。可我们manager明年要无薪休假5天,还好,影响不是很大。
看报纸说州长大人准备把他在milton的豪宅卖掉:89年560K买的,现估价1.8M,他开价1.9M。理由是两个女儿长大搬出去了,这房子对他们两夫妇来说太大了;他并没有财政问题;在boston买condo住。房子有5个bedroom,3个半bathroom,9个fireplace(?)
什么时候open house去看看。
巧的是,milton刚通过3.4M的增税计划(property tax);州长大人的房子在新税率下得交23.5K。看来州长大人一方面要全州人民多交税,另一方面却要抛弃陷入困境的地方政府不打算交税了。
我们的town council周二批准明年的预算,有米开锅了。可我们manager明年要无薪休假5天,还好,影响不是很大。
石头鱼 6/09/2009 23:16
下班回来累得只想喝稀的。
煮了稀饭,想起还有条中国超市买的石头鱼。芹菜去叶,捏几下去汁,油锅里稍炒盛起来;鸡汤小半罐加水烧开放入切好的石头鱼,快开的时候加炒好的芹菜,烧开调味。鱼肉嫩,鱼皮滑,很爽口。
福州人是很喜欢喝汤的,请客至少有3个汤,而且是边吃饭边喝汤。广东人是喝完汤再吃饭,北方人是吃完饭再喝汤。以前请外省的同事吃饭,有个要好的同事跟我抱怨说你们怎么这么多汤啊,其他东西没吃,都被汤灌饱了。还有一次去新疆,被他们用白酒灌醉;回来之后设计报复,请他们过来喝完汤再上啤酒,某些人撑不住大败而归,赢回一些颜面。
煮了稀饭,想起还有条中国超市买的石头鱼。芹菜去叶,捏几下去汁,油锅里稍炒盛起来;鸡汤小半罐加水烧开放入切好的石头鱼,快开的时候加炒好的芹菜,烧开调味。鱼肉嫩,鱼皮滑,很爽口。
福州人是很喜欢喝汤的,请客至少有3个汤,而且是边吃饭边喝汤。广东人是喝完汤再吃饭,北方人是吃完饭再喝汤。以前请外省的同事吃饭,有个要好的同事跟我抱怨说你们怎么这么多汤啊,其他东西没吃,都被汤灌饱了。还有一次去新疆,被他们用白酒灌醉;回来之后设计报复,请他们过来喝完汤再上啤酒,某些人撑不住大败而归,赢回一些颜面。
盐开水 6/04/2009 11:31
带了盐来泡开水喝,发现比药有效!鼻子过敏也可以用盐水来洗,有帮助。
锅边糊 6/03/2009 13:53
这坛里好像有人对福州的锅边糊有印象,就说说锅边糊。
福州话里“锅”是念作“鼎”的,所以我们叫“鼎边糊”。换到现代普通话,只好变成“锅边糊”或“锅边”。在当地,如果有人被说成是“锅边糊”,那是形容s/he是个自来熟,跟什么人都能说的上话,很容易跟别人打成一片。
主要原料是米浆,锅边糊说的是制作方法。一定要用比较深的大锅,下面的火旺旺的锅热热的,舀一勺米浆,手一划沿着锅边浇下去,米浆糊在锅壁上迅速凝固,等颜色变得没那么白了,用锅铲很快的铲到锅底去,最好能让面片卷起来。锅底可不是空无一物:在糊米浆之前,要把锅底料准备好;福州沿海所以通常用海鲜,小虾小鱼干海蛏海蛎,芹菜,葱,蒜叶之类的炒一炒加汤烧开,所以下面有准备好的汤等着面片被铲下来。然后盖上盖开上一开就可以起锅了。因为一次糊不了多少,通常另外准备一保温锅把做好的锅边糊先盛起来,重复以上的过程。
典型的早餐是锅边加油条,虾饼,芋
福州话里“锅”是念作“鼎”的,所以我们叫“鼎边糊”。换到现代普通话,只好变成“锅边糊”或“锅边”。在当地,如果有人被说成是“锅边糊”,那是形容s/he是个自来熟,跟什么人都能说的上话,很容易跟别人打成一片。
主要原料是米浆,锅边糊说的是制作方法。一定要用比较深的大锅,下面的火旺旺的锅热热的,舀一勺米浆,手一划沿着锅边浇下去,米浆糊在锅壁上迅速凝固,等颜色变得没那么白了,用锅铲很快的铲到锅底去,最好能让面片卷起来。锅底可不是空无一物:在糊米浆之前,要把锅底料准备好;福州沿海所以通常用海鲜,小虾小鱼干海蛏海蛎,芹菜,葱,蒜叶之类的炒一炒加汤烧开,所以下面有准备好的汤等着面片被铲下来。然后盖上盖开上一开就可以起锅了。因为一次糊不了多少,通常另外准备一保温锅把做好的锅边糊先盛起来,重复以上的过程。
典型的早餐是锅边加油条,虾饼,芋
生病 6/03/2009 11:02
咳嗽,喉头一阵阵奇痒,咳嗽,除了咳嗽什么症状都没有。
原先在国内的时候每年季节转换总要咳上一阵,来美几年不治而愈,也许跟这里空气质量好有关?没想到前一星期居然开始剧咳,晚上不但自己睡不好还干扰家人休息。同事们看我咳的辛苦都让我休息,原以为顶一顶就过去了懒得去看医生。
今天实在受不了了,看了医生。医生说可能是Allergy 或胃酸倒流(我已经见医生用胃酸倒流解释很多种咽喉部位的病了)。
反正病假一大堆请一天在家休息休息也不错。
原先在国内的时候每年季节转换总要咳上一阵,来美几年不治而愈,也许跟这里空气质量好有关?没想到前一星期居然开始剧咳,晚上不但自己睡不好还干扰家人休息。同事们看我咳的辛苦都让我休息,原以为顶一顶就过去了懒得去看医生。
今天实在受不了了,看了医生。医生说可能是Allergy 或胃酸倒流(我已经见医生用胃酸倒流解释很多种咽喉部位的病了)。
反正病假一大堆请一天在家休息休息也不错。
酱油 5/30/2009 09:52
开饭
儿:爸,我要生抽
儿:爸,我要老抽
儿:我不要生抽要老抽
儿:我不要老抽要生抽
.
.
.
爸:你找抽是吧
儿:爸,我要生抽
儿:爸,我要老抽
儿:我不要生抽要老抽
儿:我不要老抽要生抽
.
.
.
爸:你找抽是吧

邻居Party 5/29/2009 08:28
上周末邻居的女儿高中毕业,在家里开Party请我们参加。邻居是黑人。
这Party是提早一周开始准备的。那个周末我家刚换完屋顶,剪草顺便清理下院子,师傅们留下个长梯子没带走。邻居家的男人也在打扫院子,他家刚刚砍掉了橡树巨大的分枝,原来院子里厚厚的落叶清理掉了,一下子清爽了很多。男人主动跟我打招呼,闲聊了几句,说自己刚被laidoff,才找到一份做保安的工作;妻子也刚被state street laidoff 还没找到工作。告我一个奇长无比的first name,我到现在还没记住。然后提出要借我的梯子,想爬上屋顶清理雨水槽,我很爽快的答应了,叮嘱他要小心。
过了两钟头,他搬着梯子过来还。我顺口提了句说平时不经常看到他。他马上说他不住在这,邻居的女主人是他前妻,带着他们的女儿,他是过来帮忙的。原来如此,难怪他们的草很长了才剪一次,后院原先堆满了落叶。然后他又说,女儿今年高中毕业,上的是私立学校,一年学费要3,4万;他们准备办个party,所以把后院清了出来。感谢了一番,请我们参加。
过了几天,一张请柬在信箱里。署名是MS.***,果然是单身母亲。周日的下午Party开始。过了一会儿才看到女孩的父亲,跟我说话的男人出现。我跟他打招呼,祝贺他,说布置得很漂亮,还有个帐篷,应该是租来的;男人说他不知道,说自己今天也只是个客人(guest),我忽然觉得他有点可怜,赶紧安慰他说,你不该这么讲,你应该为你的女儿感到骄傲。他女儿申请harvard的医学院没被录取但被马里兰州的一所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接收了,提供4年的全额奖学金。整个过程,男人一直在帮忙,吃东西也是跟客人在一起。男人的兄弟,女孩的前uncle们也来参加。开饭前,所有人都站起来手牵手,有人念起赞美上帝的诗,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生活,最后大家阿门结束。我们不信这个,偶尔阿门一下没关系的吧。
当父亲的在子女心中的位置跟母亲一样重要吗?我知道是一样的。遇到了另一个邻居,93岁的白人老头,老妻刚去世不久。不知怎么跟我说起他出生的时候,他父亲已经退休了,所以他的父亲有大量的时间陪他成长,教了他很多;老头说他受益匪浅。
盘恒了两钟头我们告辞回家。天黑,夜深了,隔壁的party还在继续,黑人们能歌善舞,听到首很动听的歌。男人告诉我他本来晚上该上班的,但他请了假,希望他过得愉快。
这Party是提早一周开始准备的。那个周末我家刚换完屋顶,剪草顺便清理下院子,师傅们留下个长梯子没带走。邻居家的男人也在打扫院子,他家刚刚砍掉了橡树巨大的分枝,原来院子里厚厚的落叶清理掉了,一下子清爽了很多。男人主动跟我打招呼,闲聊了几句,说自己刚被laidoff,才找到一份做保安的工作;妻子也刚被state street laidoff 还没找到工作。告我一个奇长无比的first name,我到现在还没记住。然后提出要借我的梯子,想爬上屋顶清理雨水槽,我很爽快的答应了,叮嘱他要小心。
过了两钟头,他搬着梯子过来还。我顺口提了句说平时不经常看到他。他马上说他不住在这,邻居的女主人是他前妻,带着他们的女儿,他是过来帮忙的。原来如此,难怪他们的草很长了才剪一次,后院原先堆满了落叶。然后他又说,女儿今年高中毕业,上的是私立学校,一年学费要3,4万;他们准备办个party,所以把后院清了出来。感谢了一番,请我们参加。
过了几天,一张请柬在信箱里。署名是MS.***,果然是单身母亲。周日的下午Party开始。过了一会儿才看到女孩的父亲,跟我说话的男人出现。我跟他打招呼,祝贺他,说布置得很漂亮,还有个帐篷,应该是租来的;男人说他不知道,说自己今天也只是个客人(guest),我忽然觉得他有点可怜,赶紧安慰他说,你不该这么讲,你应该为你的女儿感到骄傲。他女儿申请harvard的医学院没被录取但被马里兰州的一所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接收了,提供4年的全额奖学金。整个过程,男人一直在帮忙,吃东西也是跟客人在一起。男人的兄弟,女孩的前uncle们也来参加。开饭前,所有人都站起来手牵手,有人念起赞美上帝的诗,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生活,最后大家阿门结束。我们不信这个,偶尔阿门一下没关系的吧。
当父亲的在子女心中的位置跟母亲一样重要吗?我知道是一样的。遇到了另一个邻居,93岁的白人老头,老妻刚去世不久。不知怎么跟我说起他出生的时候,他父亲已经退休了,所以他的父亲有大量的时间陪他成长,教了他很多;老头说他受益匪浅。
盘恒了两钟头我们告辞回家。天黑,夜深了,隔壁的party还在继续,黑人们能歌善舞,听到首很动听的歌。男人告诉我他本来晚上该上班的,但他请了假,希望他过得愉快。
Mansions 5/27/2009 23:59
去newport之前跟同事请教过说一定要去看Mansions,必看的是the Breaker。午饭后回头往cliff walk方向,在快到walk的前一条街右拐进去。在Breaker大门对面有个visitor parking,免费的,所以总是停满了车。出来点路两边都可以停车的。
在入口处有票价,成人看一处mansion$18,小孩$4.5,(指的是进楼里看,光在外面是不要钱的)还有其他价格。好贵,初始的想法。为了避免心理不平衡及产生仇富情绪决定不进去参观了在外面的ground上看看,反正到楼里不能照相,在外面随你拍。绕着楼走了一圈。整座楼面对着大西洋,有两层半,建筑的石材好像不是当地取的,装饰的花纹似乎前后一样都是一小孩张着嘴瞪着眼的样子,觉得有点可怕(可能鬼片看多了吧)。来到children play house,里面的讲解员很热情的介绍;屋子矮了点。
借着找卫生间到了museum的store,看了介绍发现原来这所房子是Vanderbilt家族的,这不是“侨报周刊”连载的“豪门轶事”的主角吗?竟有种温暖的感觉,看了他家族的起起落落,风风雨雨,居然不经意间来到他们的夏日别墅。这breaker,在文中翻译作“观澜别墅”,就眼前的实景来看是蛮贴切的,多大的波澜都拍碎在坚硬的岩石上归于平静,你可以镇定自若的看着,不用害怕浪会把你卷走。这别墅在19世纪末鼎盛的时候简直就是豪门的象征,时间流逝,物是人非...
第二家看的是Elm,可以开车进大门,里面有停车场,照例不收费。我觉得这里以雕塑和园艺见长,花花草草,曲径通幽。面对着后花园的楼前有几尊雕塑,应该都是有典故的,可惜我们不知道。左边一座是一狮子嘴里叼着猎物,两小狮仰着头想吃;右边一座是狮子把鳄鱼按倒在地,作胜利状。这么凶神恶煞,血腥的雕塑放在门前恐怕只有西方人才做的出,没准是他们的门神也未可知。花园里有一片绿荫,从外面看还以为是一棵树,到了里面才发现原来是4株柳树,遮天蔽日,大夏天的躲在里面一定很舒服。还有几种水法。
第三家看的是rosecliff,里面有停车场。这座mansion好像没什么特色,倒是商业气氛很浓,开着饭店好像。时间有点晚了,在向海草坪上拍几张相了事。
踏上归途,在newport拥挤的街道,看着一座座紧挨在一起的房子跟那些豪宅相比岂止天上人间那么简单,对我们平常人来讲那种生活方式更适合呢?
在入口处有票价,成人看一处mansion$18,小孩$4.5,(指的是进楼里看,光在外面是不要钱的)还有其他价格。好贵,初始的想法。为了避免心理不平衡及产生仇富情绪决定不进去参观了在外面的ground上看看,反正到楼里不能照相,在外面随你拍。绕着楼走了一圈。整座楼面对着大西洋,有两层半,建筑的石材好像不是当地取的,装饰的花纹似乎前后一样都是一小孩张着嘴瞪着眼的样子,觉得有点可怕(可能鬼片看多了吧)。来到children play house,里面的讲解员很热情的介绍;屋子矮了点。
借着找卫生间到了museum的store,看了介绍发现原来这所房子是Vanderbilt家族的,这不是“侨报周刊”连载的“豪门轶事”的主角吗?竟有种温暖的感觉,看了他家族的起起落落,风风雨雨,居然不经意间来到他们的夏日别墅。这breaker,在文中翻译作“观澜别墅”,就眼前的实景来看是蛮贴切的,多大的波澜都拍碎在坚硬的岩石上归于平静,你可以镇定自若的看着,不用害怕浪会把你卷走。这别墅在19世纪末鼎盛的时候简直就是豪门的象征,时间流逝,物是人非...
第二家看的是Elm,可以开车进大门,里面有停车场,照例不收费。我觉得这里以雕塑和园艺见长,花花草草,曲径通幽。面对着后花园的楼前有几尊雕塑,应该都是有典故的,可惜我们不知道。左边一座是一狮子嘴里叼着猎物,两小狮仰着头想吃;右边一座是狮子把鳄鱼按倒在地,作胜利状。这么凶神恶煞,血腥的雕塑放在门前恐怕只有西方人才做的出,没准是他们的门神也未可知。花园里有一片绿荫,从外面看还以为是一棵树,到了里面才发现原来是4株柳树,遮天蔽日,大夏天的躲在里面一定很舒服。还有几种水法。
第三家看的是rosecliff,里面有停车场。这座mansion好像没什么特色,倒是商业气氛很浓,开着饭店好像。时间有点晚了,在向海草坪上拍几张相了事。
踏上归途,在newport拥挤的街道,看着一座座紧挨在一起的房子跟那些豪宅相比岂止天上人间那么简单,对我们平常人来讲那种生活方式更适合呢?
Cliff walk and Mansion 5/26/2009 23:44
长周末去NewPort了,93North4号出口转24号公路south,一路南下,不到1个半钟头就到了。
先去cliff walk。车停在Narragansett Ave,一下来就是著名的forty steps,认真数了下真的有40级台阶,据说在new port的黄金时代这forty steps是那mansion里的仆人们周末娱乐的地方。给个link自己看 http://www.cliffwalk.com/
路很平很好走,尽量的深呼吸,把平时在城里装的污浊的空气换出来,延长生命几分钟...不用着急慢慢走慢慢看,把隐藏起来的八字步拿出来,踱着。大西洋就在你脚下,浪花一朵朵?不要想了,真累,把脑子重新格式化一下... 要是大清早来可以看到海上日出吧,一定很壮观。靠陆地的这面是一块块围起来的保养很好的私人领地,中间有宏伟的建筑,这就是我们后来要看的mansion了。不但有高高的fence,带尖刺的铁丝网,有的还注明里面有bad dog!看来古今中外的地主老财对自己财产的看管都是一样的。原还以为那bad dog只是开玩笑吓人的,没曾想还真看到一只,在围栏里沿着围栏根一路嗅下来。
在Salve Regina University的校园里,有棵奇怪的树:一主干好像被砍倒一样横躺在地面上可还枝叶茂盛,应该是被雷击倒的,因为有火烧的痕迹,树干也空了。
远远看到一座中国式的建筑,绿瓦红檐,想来就是传说中的chinese tea house了。来到脚下,楼上挂着“思邦”两个大字,却是从左向右而不是中国传统的从右向左,说实在的字写的确实不怎么样。那些雕塑也是洋化了的。怎么也找不着路上去,有个小门被锁住了。
还是阴天的时候去,不热。还有一段海滩有大片的海藻散发出不很新鲜的味道,建议快速通过。
中午回到newport的downtown午饭,旅游点的价格贵是应当的,难得的是我们去的那家上菜的速度也奇慢无比,做几个sandwich居然花了他们40分钟的时间。百无聊赖之间,吃起涂面包的果酱,看着窗外发生的事。其一,一纽约车牌的大Van在路口被警车追停了,开车的男主人一脸无辜,那警察手里挥着几本笔记本样的东西朝他走过去,说了几句,大Van男恍然大悟,接过笔记本,赶紧跳下车到车后;原来他后车门没关紧,东西都丢出来了,试了几次还是不行,看来里面是塞满了东西,一太太模样的女人也下来帮忙,还是女人厉害,稍微整理一下就关紧了。其二,我们隔壁桌是一对亚洲夫妻带一小孩,开始猜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后来从他们看的书发现日文,鉴定完毕-日本人。说起日韩和中国人还是挺好认的,他们女性的气质好像好点。日本人和韩国人就不那么好分了,韩国人被统治了那么长时间,同化了。
明天写mansions。
先去cliff walk。车停在Narragansett Ave,一下来就是著名的forty steps,认真数了下真的有40级台阶,据说在new port的黄金时代这forty steps是那mansion里的仆人们周末娱乐的地方。给个link自己看 http://www.cliffwalk.com/
路很平很好走,尽量的深呼吸,把平时在城里装的污浊的空气换出来,延长生命几分钟...不用着急慢慢走慢慢看,把隐藏起来的八字步拿出来,踱着。大西洋就在你脚下,浪花一朵朵?不要想了,真累,把脑子重新格式化一下... 要是大清早来可以看到海上日出吧,一定很壮观。靠陆地的这面是一块块围起来的保养很好的私人领地,中间有宏伟的建筑,这就是我们后来要看的mansion了。不但有高高的fence,带尖刺的铁丝网,有的还注明里面有bad dog!看来古今中外的地主老财对自己财产的看管都是一样的。原还以为那bad dog只是开玩笑吓人的,没曾想还真看到一只,在围栏里沿着围栏根一路嗅下来。
在Salve Regina University的校园里,有棵奇怪的树:一主干好像被砍倒一样横躺在地面上可还枝叶茂盛,应该是被雷击倒的,因为有火烧的痕迹,树干也空了。
远远看到一座中国式的建筑,绿瓦红檐,想来就是传说中的chinese tea house了。来到脚下,楼上挂着“思邦”两个大字,却是从左向右而不是中国传统的从右向左,说实在的字写的确实不怎么样。那些雕塑也是洋化了的。怎么也找不着路上去,有个小门被锁住了。
还是阴天的时候去,不热。还有一段海滩有大片的海藻散发出不很新鲜的味道,建议快速通过。
中午回到newport的downtown午饭,旅游点的价格贵是应当的,难得的是我们去的那家上菜的速度也奇慢无比,做几个sandwich居然花了他们40分钟的时间。百无聊赖之间,吃起涂面包的果酱,看着窗外发生的事。其一,一纽约车牌的大Van在路口被警车追停了,开车的男主人一脸无辜,那警察手里挥着几本笔记本样的东西朝他走过去,说了几句,大Van男恍然大悟,接过笔记本,赶紧跳下车到车后;原来他后车门没关紧,东西都丢出来了,试了几次还是不行,看来里面是塞满了东西,一太太模样的女人也下来帮忙,还是女人厉害,稍微整理一下就关紧了。其二,我们隔壁桌是一对亚洲夫妻带一小孩,开始猜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后来从他们看的书发现日文,鉴定完毕-日本人。说起日韩和中国人还是挺好认的,他们女性的气质好像好点。日本人和韩国人就不那么好分了,韩国人被统治了那么长时间,同化了。
明天写mansions。
tax hiking 5/21/2009 22:58
sales tax要涨了,从5%到6.25%。州众院和参院都以足以推翻州长否决的多数票通过。预计增加的税收不会用于对cities,towns的local aid而是给了它们另外两项选择:分别对meal tax和lodging tax提高2个百分点。有多少地方政府会接受这一点就不知道了,是把双刃剑。
路边的美女 5/19/2009 08:44
上班,等红灯;路边有美女自拍,看;绿灯,没看到;被后面的车按喇叭;吵什么吵,多看两眼美女有什么不对 

浮生六记之笋与肉 5/14/2009 23:16
看完了浮生六记的前四篇。据考证说最后的“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已佚,现流传于世的是晚清某文人伪撰。不知道还好可能还会看下去,一旦知道则大倒胃口,象高鄂之于红楼梦狗尾继貂。
沈复在“浪游记快”里提到说有一年清明在杭州西湖与赵省斋先生同去扫墓,墓在东岳,是乡多竹,坟丁掘未出土之毛笋,形如梨而尖,作羹供客。余甘之,尽其两碗。先生曰:噫!是虽味美而克心血,宜多食肉以解之。余素不贪屠门之嚼,至是饭量且因笋而减。归途觉烦躁,唇舌几裂。
赵先生的这种说法有听说过,笋可以在肚内搜刮油脂,可用于减肥。不过到“唇舌几裂”的地步好像不太可能。我们福建多竹,笋的种类很多,春笋,冬笋,白笋,麻笋,甜笋之类。甜笋细细长长的,剥开洗净切切就可以下锅炒,少油少盐,吃起来很清甜。其他的笋我记得都要切片用水煮过,然后再泡一段时间去掉麻味才可以吃。冬笋肥厚用来烧五花肉很妙,时间要长点,以便肉香进到笋块里。吃的时候,每个人都只捡笋来吃,剩下一堆被吸干汁的肉片。
在中国超市买过鲜笋,清水煮再泡,好像总是去不掉麻味,口感不好。后来干脆买大罐装的清水笋片,好像更好些又方便。周末的早餐稀饭的话,辣油香笋可以佐餐。笋干要弄得好吃也需要五花肉。
沈复在“浪游记快”里提到说有一年清明在杭州西湖与赵省斋先生同去扫墓,墓在东岳,是乡多竹,坟丁掘未出土之毛笋,形如梨而尖,作羹供客。余甘之,尽其两碗。先生曰:噫!是虽味美而克心血,宜多食肉以解之。余素不贪屠门之嚼,至是饭量且因笋而减。归途觉烦躁,唇舌几裂。
赵先生的这种说法有听说过,笋可以在肚内搜刮油脂,可用于减肥。不过到“唇舌几裂”的地步好像不太可能。我们福建多竹,笋的种类很多,春笋,冬笋,白笋,麻笋,甜笋之类。甜笋细细长长的,剥开洗净切切就可以下锅炒,少油少盐,吃起来很清甜。其他的笋我记得都要切片用水煮过,然后再泡一段时间去掉麻味才可以吃。冬笋肥厚用来烧五花肉很妙,时间要长点,以便肉香进到笋块里。吃的时候,每个人都只捡笋来吃,剩下一堆被吸干汁的肉片。
在中国超市买过鲜笋,清水煮再泡,好像总是去不掉麻味,口感不好。后来干脆买大罐装的清水笋片,好像更好些又方便。周末的早餐稀饭的话,辣油香笋可以佐餐。笋干要弄得好吃也需要五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