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和他老婆 |
smilhaNew |
1/08/2022 19:13 |
莫言为啥甩不掉结发妻子?
毕汝谐
这几天,大美人佟丽娅婚变再嫁中宣部副部长的消息,闹得满城风雨。
我和一个老哥们聊起这个事;我叹息道:大陆社会变化大,再不可能像毛泽东时代那样,娶妻嫁夫几十年不变了。鲁迅说,人一阔,脸就变。所以,男人阔了甩女人,女人阔了甩男人,都是很普通的事,不足为奇。
老哥们笑道:也不一定。甩得掉甩不掉,还要看男人女人的本事。莫言的结发妻子是个村姑,跟他在山东高密县结成夫妻,莫言成名后,想甩了村姑;哼哼,根本甩不掉!
我说:闲着也是闲着,讲讲吧。
老哥们说:莫言是山东高密县的苦孩子,从小挨饿,饭都吃不饱。能有个村姑嫁给他就不错了。
我说:村姑长的怎么 ..... 阅读全文»
|
|
读者评论:0  |
发表评论 |
|
smilhaNew |
1/05/2022 19:23 |
下象棋遇到過的人和事(4) (2022-01-04 18:44:29)
下一个
一九七七年能考上大學,絕對是天上掉了個個大餡餅,正正砸在了鎝(陝西話的SA是腦袋)上。新中國玩的是元首的風情:想土改就土改,想反右就反右;想高考就高考,想文革就文革。全國一盤棋,一盤特別大的棋。元首棋臭就全國一起臭。?綠水青山枉自多,風華歲月亂蹉跎。
我想“玩著就把錢給掙了”人生念頭泡湯了。一生有九個女人的花帥葉劍英寫了豪邁詩: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関。中學畢業浪費四年后才上大學,活蹉跎了一個大學。
新中國是有冤沒處伸,你有我有人人有(等於沒有?)有苦很難言。執政黨就是趙樹理《三里灣》裏的“常有理”。全是理 ..... 阅读全文»
|
|
读者评论:0  |
发表评论 |
2013年7月17日的日记 |
smilhaNew |
12/11/2021 16:59 |
7/17/2013 15:56
现在是在韩国首尔(就是汉城)的飞机场,我电脑上的时间是:2013年7月17日下午3:44,实际时间我也糊里糊涂的,很明显是一大早天也黑黑的,这次从波士顿先飞到亚特兰大,坐的是Delta的飞机,第一个印象是黑人特多,好像黑压压的都是,走出了波士顿才更加清楚波士顿的好,走出了中国才更加爱国,一个道理。
从亚特兰大第一次坐大韩航空公司的飞机直飞中国,感觉很新鲜,空中小姐和先生很漂亮很潇洒,服务很专业,韩国饭也不错,除了前些日子在美国旧金山机场发生的悲剧阴影还远远没有散以外,给人的感觉不错。
你胆真大啊
谢谢主席捧场!
我现在又在韩国首尔机场,好像叫仁川,上生活网,在国内呆了一 ..... 阅读全文»
|
|
读者评论:0  |
发表评论 |
南开大学旅游系简史 |
smilhaNew |
12/05/2021 17:59 |
“王老师作为旅游学系首任党支部书记,对南开旅游的历史是最清楚的”,李天元老师在忆及专业初建的往事时如此感叹。1981年3月,南开大学与国家旅游局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设翻译导游和饭店管理两个专业。同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南开大学开办旅游本科专业,9月,在历史系招收旅游专业首届学生21人。1982年3月,南开大学旅游学系正式建立。
由国家行政部门投资兴办专业史无前例,王金堂书记见证了这一中国旅游教育开天辟地的大事。1982年暑假,在国家旅游局召开的专业研讨会上,学校重新审视专业名称,商讨调整了教学计划和培养方向,确定专业名称为旅游外语和旅游经济管理,1983年,旅游经济管理专业开始招生。“综合大学的专业名称不能按照 ..... 阅读全文»
|
|
读者评论:1  |
发表评论 |
长春围城的历史真相 |
smilhaNew |
10/10/2021 19:16 |
长春围城的历史真相
2021-10-09 07:39:48
portfolio
portfolio
大千世界 奇闻怪谈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 2008次)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其长篇纪事文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给海外读者展示了长春围城与苏军的“解放”纪念碑的历史真相。
她说现在即使是深夜,即使昏暗的街灯照在空旷无人的广场上,看起来有点辽阔、冷落,还是看得出长春与众不同。宽阔的大道从市中心四面八方辐射出去,广场特别多,公园特别大;如果你曾经走过莫斯科,走过柏林,走过布达佩斯,长春给你的第一印象就会是,这个城市有首都的架势、京城的气派。她站在人民广场的边边,仰头看着广场中心 ..... 阅读全文»
|
|
读者评论:0  |
发表评论 |
民族主义毒药《长津湖》 |
smilhaNew |
10/06/2021 07:51 |
民族主义毒药《长津湖》
陈维健
国庆大片《长津湖》,这部以韩战为题材的电影,4天票房破13亿元人民币。 从而掀起了一股新的爱国主义热潮。一些小粉红看了此片,血脉奋张,向党宣誓要求上战场杀敌,踏平美帝国主义。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中的一次战役。志愿军第9兵团在朝鲜东北部长津湖包围联合国军,与美国第10军陆战一师的战斗。这场战役在电影中所表演出来的场面,完全是神剧化了,与裤裆掏炸弹,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没有太多的不同,虽然也有些艰苦残酷的画面,
但真实的战役比之电影描述的不知要惨多少。美国“长津湖纪录片”中国军人冻伤之惨状,令人不忍目睹。即使中共宣扬的没有向美军开一枪,却让他们毛 ..... 阅读全文»
|
|
读者评论:1  |
发表评论 |
孟晚舟到底有没有认罪? |
smilhaNew |
9/30/2021 06:48 |
孟晚舟到底有没有认罪?请看这三个关键文件
解滨
这两天中国大陆的媒体上充满了爱国情操和红色热情,绝大多数中文媒体都说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协议中孟晚舟没有认罪,最多只不过是承认了美国方面所指控的一些事实而已。 美国的一些媒体也说不清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 这也难怪,因为美国写新闻稿的那些人也多半是为了抢先发稿而囫囵吞枣,还没有仔仔细细看明白法律文件的原文就仓促发稿。 我浏览了一下那三个最后文件,发现跟新闻报道上描绘的有不小的出入,所以我干脆把那三个文件的链接提供给各位,请各位在最新冲动过去后静下心来琢磨一下到底结局是啥样子的, 我顺便把原文翻译成了中文,便于各位阅读。 当然我的 ..... 阅读全文»
|
|
读者评论:0  |
发表评论 |
徐文立的“狱中狱与狱外狱”读后感 |
smilhaNew |
9/29/2021 09:28 |
徐文立的“狱中狱与狱外狱”读后感
毕汝谐
抓住一本纸质书,一口气从头看到尾;这是我几十年来视为至乐的一种享受,是所谓爱不释手。
现在年纪大了,眼睛老花,为了保护视力,除非有特殊吸引力的书,不会如此了。
然而,徐文立夫妇合著的这本煌煌巨著狱中狱与狱外狱,我带着老花镜,不间断地从头看到尾了,津津有味。
这种特殊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呢,因为我从徐文立身上,看到一种很罕有的人文现象,
即一个人一辈子搞中国政治,几十年置身于狱中狱与狱外狱,却依然不失其优秀的人格人品。
记得前年台湾总统大选,有个台湾朋友跟我说:蔡英文品德不端,她的那个博士论文有问题。
我一听 ..... 阅读全文»
|
|
读者评论:0  |
发表评论 |
长篇小说《伊甸园城邦》《下卷》 |
smilhaNew |
9/24/2021 12:48 |
第九章
青岛小鱼山,疯狂的现代建筑无法入侵的领地。各路开发商望洋兴叹,多好的地角,就是弄不着。
这一带保留着古典风格的景点,此山原无正名,后因靠近鱼山路而获"小鱼山"之称。海拔60米却能远眺,登山俯瞰,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海水浴场、八大关等景观尽收眼底。景点门票价格10-15元。价格跟随旅游行情浮动。
那里还有老舍故居,李正先的家住在小鱼山上,独门独院。新中国青岛的新贵大都住在那里。
梁大天手里拿着擀面杖,点了一颗烟,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看,时不时的还加以技术指导,直到两个人大汗淋漓,精疲力尽。
白牡丹缓缓的穿上了衣服,眼巴巴地看着梁大天如何打发,楚楚可怜。
梁大天弹了弹烟灰,问李正先:“老李,满 ..... 阅读全文»
|
|
读者评论:0  |
发表评论 |
伊甸园城邦(长篇小说) |
smilhaNew |
9/24/2021 12:44 |
长篇小说《伊甸园城邦》第一卷 金玉满堂
彭海
序:青岛是一座舶来的城市。
老城区遍布欧洲哥特式建筑,德国古典城镇的布局,典型的日耳曼气质。岁月冲刷的痕迹,宛如斑驳的记忆,不经意吐露出不堪回首的往事。
殖民的烙印似乎是文明的遗址,审美的错觉,究竟身在何处。
仿佛很难再回到起点。
尽管这座城市很年轻,还是走进了所谓的“新时代”。有道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城市的重心移到了东部。全动感的城市结构拷贝香港的维多利亚湾、纽约大都会,不受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气势汹汹地拔高,毫不客气地争夺空间。利益无处不在。
东部青岛的夜色,点亮的是人们不切实际的幻想。楼价一再推高,楼市犹如创世纪的伊甸园 ..... 阅读全文»
|
|
读者评论:0  |
发表评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