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ilang
  • 注册于:2004-10-08
  • 帖子:1712
  • 所在地: MA
发表于: 4/10/2009 13:41 发表主题: ZT蟑螂的民主决策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蟑螂的民主决策

?方舟子?

洞庭湖边鼠满为患的时候,有一位时评家写过一篇文章,很认真地说老
鼠的生命力如此之强,我们应该敬畏它。我不知道他说的敬畏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要搞一个拜老鼠教?那样的话,还不如搞一个拜蟑螂教,蟑螂的生命
力之强,更值得“敬畏”:

它们几乎可以吃任何有机的东西,连拌了老鼠药的毒饵都可以成为它们
的安全食品。在饱餐一顿之后,它们可以3个月不吃东西,1个月不喝水,都
还能活下去。把蟑螂的头切掉,它们还可以继续活上一周到一个月,直到死
于脱水或饥饿。蟑螂的繁殖力同样惊人,如果房间里跑来了一只雌性德国小
蠊,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年之内她就可以留下10万只后代。难怪一个房屋一
旦有了蟑螂,就很难消灭干净。也难怪蟑螂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3亿多年之
久,比它更晚出现的恐龙早已灭绝,而它却越活越滋润,而且3亿年来形态没
有什么变化,3亿年前的蟑螂化石看上去和现在的蟑螂没有多大的不同。

我们当然犯不着为此去敬畏蟑螂,不过做为进化得如此成功的物种,有很
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比如它的行为模式。

蟑螂很喜欢钻到隐蔽的地方躲起来,以免被发现。蟑螂在躲藏的时候还喜
欢扎堆,这也容易理解,聚在一起有很多好处:容易找到配偶,容易沾光揩油
跟着大家找到食物,在干燥的环境中聚在一起还能保湿等等。当然,太多的蟑
螂都扎堆在一起也不好,毕竟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它们怎么选择到哪里和如何
扎堆呢?

在蟑螂的社会中,没有领袖来发号施令,也没有蚂蚁那样的社会分工,每
一个蟑螂都是平等的,决策过程完全民主。要集体做出合理的民主决策,并不
需要有高深的思想和高超的智力,只需要大家都本能地遵循几条简单的原则:
每只蟑螂都出去随机探索环境、发现隐蔽处,根据隐蔽处的质量好坏进行选择,
各个蟑螂互相接触、相互影响,然后根据隐蔽处的拥挤程度来决定自己是留下
还是离开。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此做了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很容
易做,如果你有空养蟑螂也可以去重复。在一个器皿中建两个相同的遮蔽处
(比如放两个塑料瓶盖),然后放一些(比如说50只)蟑螂进去。蟑螂起初到
处乱爬,互相触碰进行“咨询”,慢慢地就往遮蔽处扎堆了。如果遮蔽处的容
量足够大(比如说能容纳60只蟑螂),那么所有的蟑螂会倾向于躲到其中某个
遮蔽处,而让另一个遮蔽处空着,选哪个遮蔽处来躲是随机的。

把遮蔽处的容量缩小,比如说每处最多只能容纳40只蟑螂。会出现什么情
况呢?是不是40只挤到一处,剩下的10只到另一处呢?不是,蟑螂将会倾向于
做平分,在两个遮蔽处中各有25只蟑螂。

现在再放进一个遮蔽处,蟑螂会不会平均分配到3个遮蔽处里面去呢?不然。
如果遮蔽处的容量不够大(只能容纳40只蟑螂),那么蟑螂将在其中的两处做
平分,每处各有25只蟑螂,而让第三处空着。如果遮蔽处的容量足够大(可容纳
60只蟑螂),那么全部50只蟑螂都将挤到一处,而让另两处空着。

如果这些遮蔽处的质量都一样,那么蟑螂选择去哪一处是随机的。如果遮蔽
处的质量存在差异,比如有一处比较暗,另一处比较亮,那么蟑螂在大多数时候
会选择去较暗的遮蔽处。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蟑螂这么做对每个个体来说都是最佳的选择,可以合理
地平衡竞争资源与相互合作的关系。不需要有领导来“集中”,绝对的民主决策
也能获得最佳结果。

能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假如出现一只突变的蟑螂非要
别出心裁不可,又会怎样呢?要找到这种突变蟑螂可不容易,研究人员就建造了
机器蟑螂来代替。这种机器蟑螂看上去一点也不像蟑螂,倒像一辆玩具汽车,不
过蟑螂的眼神很不济,在给机器蟑螂涂上从蟑螂身上提取的化学物质、让它们带
上蟑螂的味道后,蟑螂就把它们当成蟑螂对待,也和它们触触碰碰进行咨询了。

研究人员通过程序控制,让机器蟑螂也具有蟑螂的特点:喜欢躲藏到阴暗的
遮蔽处和喜欢扎堆。在12只蟑螂中放进4只机器蟑螂,这个群体的表现和正常的
蟑螂群体一样,让它们在一暗一亮两个遮蔽处挑选,大多数时候它们都会躲到暗
的遮蔽处去。

然后,研究人员改变程序,让机器蟑螂喜欢较亮的遮蔽处。结果,在这几个
机器蟑螂的误导下,出现了反常,在大多数时候蟑螂群体会躲到较亮的遮蔽处去。
说不定以后可以利用这种机器蟑螂把房间中暗藏的蟑螂都引到明处,聚而歼之。

所以呢,民主决策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是也很脆弱,很容易被某个别出心裁
的异己分子所破坏。不过,如果这些异己分子出的是坏主意,会很快被自然选择
淘汰。不幸的是,在它们被淘汰时,会有一大帮盲从它们的家伙陪葬。

2009.4.6.

(《中国青年报》2009.4.8)
_________________
与有肝胆人为友,从无字句处读书

  • rogerlee
  • 注册于:2004-09-20
  • 帖子:13533
发表于: 4/10/2009 16:12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低级动物世界跟人的世界没法比呀,蟑螂见光就危险,而人却要多见光,多了解不知道的世界才能积累知识让人类处于不败之地。

人到底要向动物学啥呢?
_________________
发表于: 4/10/2009 16:31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人需要 make sure 不要像章廊一样被误导。

rogerlee 写到:
低级动物世界跟人的世界没法比呀,蟑螂见光就危险,而人却要多见光,多了解不知道的世界才能积累知识让人类处于不败之地。

人到底要向动物学啥呢?

  • rogerlee
  • 注册于:2004-09-20
  • 帖子:13533
发表于: 4/10/2009 16:48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也就是蟑螂永远也学不会阳光下生活?

其实人类的民主主要只是处理社会关系,即使有生存的问题,多数也是竞争恶斗造成。非社会关系恶化(自然环境)造成的问题,民主体制总体上说不会比其它体制更糟。

xiaoqiang 写到:
人需要 make sure 不要像章廊一样被误导。

rogerlee 写到:
低级动物世界跟人的世界没法比呀,蟑螂见光就危险,而人却要多见光,多了解不知道的世界才能积累知识让人类处于不败之地。

人到底要向动物学啥呢?

_________________
  • xinyu
  • 注册于:2008-07-24
  • 帖子:794
发表于: 4/10/2009 16:57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rogerlee didn’t get the point.
xiaoqiang gets the point. but, xianqiang, 你接下来是不是想说,大家都被OBM舞蹈了,是民主的代价 Laughing
  • Quincy08
  • 注册于:2008-07-08
  • 帖子:2972
发表于: 4/10/2009 17:56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切,明明是蟑螂没脑子的从众行为,被表述为民主决策。
  • hailang
  • 注册于:2004-10-08
  • 帖子:1712
  • 所在地: MA
发表于: 4/10/2009 20:29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民主是一种制度,一种保证集体偏好得以实施的过程, 与个体有头脑无关。 换
言之,可以有深思熟虑高层次的民主, 也有盲目从众的原始的民主。

同意在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民主体制总体上说不会比其它体制更糟。 同时也
应当看到,如果个体"没脑子"(如蟑螂), 充满从众行为的不成熟的民主有可能造成
个体和集体的牺牲, 如多数暴政和效率低下。

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进行动物与人类的社会行为的比较,是一门有趣的科学。
_________________
与有肝胆人为友,从无字句处读书

  • Quincy08
  • 注册于:2008-07-08
  • 帖子:2972
发表于: 4/10/2009 20:58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hailang 写到:
民主是一种制度,一种保证集体偏好得以实施的过程, 与个体有头脑无关。 换
言之,可以有深思熟虑高层次的民主, 也有盲目从众的原始的民主。

同意在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民主体制总体上说不会比其它体制更糟。 同时也
应当看到,如果个体"没脑子"(如蟑螂), 充满从众行为的不成熟的民主有可能造成
个体和集体的牺牲, 如多数暴政和效率低下。

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进行动物与人类的社会行为的比较,是一门有趣的科学。


你一定要说蟑螂的这种习性是民主决策或原始的民主,我也无话可说,不过请先证明这蟑螂们有不同的居住习惯,然后蟑螂是通过表决决定居住在那里的。有的蟑螂胜了很开心,有的蟑螂败了很郁闷,但不得不服从大家。民主是有其缺点,但用这种比方去贬低它或解释它,不妥。
  • hailang
  • 注册于:2004-10-08
  • 帖子:1712
  • 所在地: MA
发表于: 4/10/2009 22:16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Quincy08 写到:
hailang 写到:
民主是一种制度,一种保证集体偏好得以实施的过程, 与个体有头脑无关。 换
言之,可以有深思熟虑高层次的民主, 也有盲目从众的原始的民主。

同意在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民主体制总体上说不会比其它体制更糟。 同时也
应当看到,如果个体"没脑子"(如蟑螂), 充满从众行为的不成熟的民主有可能造成
个体和集体的牺牲, 如多数暴政和效率低下。

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进行动物与人类的社会行为的比较,是一门有趣的科学。


你一定要说蟑螂的这种习性是民主决策或原始的民主,我也无话可说,不过请先证明这蟑螂们有不同的居住习惯,然后蟑螂是通过表决决定居住在那里的。有的蟑螂胜了很开心,有的蟑螂败了很郁闷,但不得不服从大家。民主是有其缺点,但用这种比方去贬低它或解释它,不妥。


研究动物中的民主行为, 观点结论可以不同。 但以蟑螂或以狗作研究对象, 学
界都没有认为是贬低民主。

Animal Democracy: Who Gets to Vote?

When biologist and ethologist Marc Bekoff first told his colleagues he believed animals knew right from wrong, they told him he was crazy.

But Bekoff’s research on animal play, as well as a number of other recent studies on animal decision-making, is starting to provide evidence of his sanity.

While watching wolf, dog, and coyote pups cavort, Bekoff noticed that the rules of engagement were different during play. Behavior that might be considered confrontational or sexual in other contexts―biting, growling, and charging―is all in fun, as long as the offending animal has indicated it’s playing. Canines usually do this with the “play bow”―upper body low, rear in the air, and perhaps a tail wag for good measure.

What’s more remarkable, Bekoff says, is that if the playee doesn’t get the message from the player―that is, if the second dog responds with surprise or anger to a playful nip―the first dog will bow again, as if to apologize. “That’s kind of phenomenal to us, because it’s telling us these animals are pondering on the run what it is they should be doing,” he says.

It’s an echo of the human world―if your buddy swaggers up to you and slaps you on the back, you’ll know she’s kidding. But if a strange man does it with no warning, you might react differently. These complex social interactions are practically impossible without some sense of morality, Bekoff says. To know you’ve offended someone else, or to understand when the rules are different, there have to be rules to begin with.

The rules govern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large groups of animals, too, are turning out to be more complex― and more human-like―than scientists had thought. One doesn’t generally think of giraffes filing secret ballots or pigs counting yays and nays, but many animal societies operate as democracies.

Writing in the January 9 Nature, researchers Larissa Conradt and Professor Tim Roper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ussex provide a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finds animal democracies are more beneficial than animal dictatorships. Even if the despot is the oldest, most experienced animal in the group, the decisions made by majority rule will be better for the entire group. Though they haven’t done an official census, this model would suggest that more animals operate under democracies than other forms of rule, because it’s most advantageous for survival.

That may or may not tell us what kind of government is best for humans. But research in another area of animal behavior―response to risk―is yielding insights so valuable businesses are paying to receive them.

Consider, for example, the starling, which must eat a certain number of worms to survive a cold evening. It can choose a safe patch of ground, where it knows it can find some worms, though perhaps not enough for the whole night. Or it can opt for a riskier spot, where they may be an abundance of worms or there may be none. The decision is not easy and involves costs, benefits, and a number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 oil industry executive, upon hearing how biologists develop complicated mathematical models to predict the starling’s choice, remarked to zoologists at Oxford University that those models sounded like methods they used to decide where to look for oil. And thus, Oxford Risk Research and Analysis (ORRA) was born.

The company combines insights from animal behavior studies, human psychology,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to advise businesses on the best way to handle risk. The method works because it reveals people’s hidden responses to risk, says Alex Kacelnik, professor of behavioral ecology at Oxford and cofounder of ORRA. “People and animals, when placed in situations that are not those to which they are adapted, can make decisions that aren’t in their long-term interests,” Kacelnik says. “Risk throws up problems that cause animals and humans difficulty in making the right decision. Most theoretical economists assume that people are always perfectly rational in their decisions. If this were true, ORRA wouldn’t be needed.”

Humans are, after all, animals, and though their brains may be bigger than those of the New Caledonian crow, it’s now known that the crow can also make tools to solve simple tasks. “We’re constantly amazed at the complexity of animal behavior, and how it parallels human behavior, and of course behavior in the business world,” Kacelnik says.

Fair play in the wild, dogo- crats, and counting crows: All of this makes Bekoff feel the spiritual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even more strongly. “I think what it does is it makes us appreciate who they are instead of what we want them to be,” he says. Maybe he’s on the right track, after all.
_________________
与有肝胆人为友,从无字句处读书

  • 公牛2
  • 注册于:2006-06-09
  • 帖子:459
  • 所在地: boston
发表于: 4/10/2009 22:23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蟑螂能活3亿年,和它们的社会属性无关,而和它们的生理属性有关。
蟑螂的生命力强是因为它什么都能吃,而不是它们的社会制度好。
人要是能象蟑螂一样什么都能吃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社会问题了。
_________________
兴来醉倒落花前 机息坐忘盘石上

  • rogerlee
  • 注册于:2004-09-20
  • 帖子:13533
  • hailang
  • 注册于:2004-10-08
  • 帖子:1712
  • 所在地: MA
发表于: 4/11/2009 20:44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我想不少人一看到"民主"二字, 就单一地认为是在谈民主政体, 本能地基于自己的立场发言, 无限发挥,对"民主"神圣化. 事实上, 从严格定义出发, 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一种保证集体偏好得以实施的过程, 核心是多数裁定制. 它可以应用于国家的运行, 也可以用于三位小姑娘决定晚上看什么电影. 方舟子这里只是在谈民主决策, 而没有去争议什么民主政体的事儿. 我没有看出他的立论有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与有肝胆人为友,从无字句处读书

  • rogerlee
  • 注册于:2004-09-20
  • 帖子:13533
发表于: 4/11/2009 22:44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他应该向你学习,决策也好,体制也罢,先定义好最重要。不然,将专制当“民主”来说,中国有句俗语,我就不重复了。

神不神圣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式。如果没有清楚的定义,不知道什么是立论。

其实说起决策,那一定是一个信息收集,然后比较和研究,最后做出决定的过程。即使是三位小姑娘决定晚上看什么电影,如果是三个有个人偏好的人的话,一定有这么个过程。而最后的结果,不一定是都去看电影,也就是“集体偏好”根本不一定存在,但这个过程仍是民主决策。所以你说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一种保证集体偏好得以实施的过程”,也是伪命题。

其实看螳螂的行为,做决策的是大自然,螳螂只是被动的习惯了这种选择的结果(连“学习”都不是,因为这不是它们主动的)。它们完全没有行为能力“反抗”这种习惯,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这个角度说,人谈动物的“决策”,完全是给他们消费不起的奢侈。


hailang 写到:
我想不少人一看到"民主"二字, 就单一地认为是在谈民主政体, 本能地基于自己的立场发言, 无限发挥,对"民主"神圣化. 事实上, 从严格定义出发, 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一种保证集体偏好得以实施的过程, 可以应用于国家的运行, 也可以用于三位小姑娘决定晚上看什么电影. 方舟子这里只是在谈民主决策, 而没有去争议什么民主政体的事儿. 我没有看出他的立论有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 hailang
  • 注册于:2004-10-08
  • 帖子:1712
  • 所在地: MA
发表于: 4/11/2009 23:15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其实说起决策,那一定是一个信息收集,然后比较和研究,最后做出决定的过程。即使是三位小姑娘决定晚上看什么电影,如果是三个有个人偏好的人的话,一定有这么个过程。而最后的结果,不一定是都去看电影,也就是“集体偏好”根本不一定存在,但这个过程仍是民主决策。"

"而最后的结果,不一定是都去看电影" -----那么, 这个结果是集体的决定? 还是集体的"无法决定"呢? 如果是后者, 那还真是"民主决策"的一个负面例子。 如果是前者, 依然是维护了"集体偏好"---讨论以后大家都决定不看电影了。
_________________
与有肝胆人为友,从无字句处读书

  • rogerlee
  • 注册于:2004-09-20
  • 帖子:13533
发表于: 4/12/2009 00:28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快速引用
hailang 写到:
"其实说起决策,那一定是一个信息收集,然后比较和研究,最后做出决定的过程。即使是三位小姑娘决定晚上看什么电影,如果是三个有个人偏好的人的话,一定有这么个过程。而最后的结果,不一定是都去看电影,也就是“集体偏好”根本不一定存在,但这个过程仍是民主决策。"

"而最后的结果,不一定是都去看电影" -----那么, 这个结果是集体的决定? 还是集体的"无法决定"呢? 如果是后者, 那还真是"民主决策"的一个负面例子。 如果是前者, 依然是维护了"集体偏好"---讨论以后大家都决定不看电影了。


螳螂的决定是集体决定吗?螳螂的决定是先研究过了,决定了谁去哪里,然后每个个体再照这个决定去做吗?

就决策来说,没有"集体偏好"和信息不全的条件下,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决策。类似“无为而为之”。

这里结果是否负面是不一定的。不要把一般的“民主决策”和“民主体制投票选举”混淆了。如果是一般的民主决策的问题讨论,这个范围要广很多,它包括没有集体偏好这种情况。所以结果可能是都去,或都不去,或个别人去。这并不是无法决定,更不一定是负面的,而是满足不同的个体偏好,最后总体的满意度和成效都是最高的。而“民主体制投票选举”,就象你前面说的,我们并没有在这讨论。

如果一定要讨论“民主体制投票选举”,你知道也有简单答案,就是这个民主体制的设计最后是可以做出决定的,做到这点也不难。这里有个问题,如果没有“集体偏好”,但这个体制却强选出一个“偏好”来。这个问题就是少数当选的情况。这种情况看上去好象是让其他多数不得不接受少数人选出的人统治,好像跟专制没有区别一样。但实际情况不会这样,因为大家都知道是少数当选(信息明确),当选人要想有所成就,必定要在当选后政策上也考虑其他人的利益,不然政策会有更大的抵制。反观专制下,是否少数当选是不知道的(信息不明),领导自己也不知道,最后自己的政策要如何考虑支持者和非支持者,领导要么拍脑袋,要么拍屁股,这样的决定能好到哪里?当然,你可以说政策决定前领导要调查研究,但问题就是,这种调查,水分可多可少,领导自己都不一定信。然后调查,都不如投票表达的偏好准确。
_________________